(完整word版)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
上传人:书生****22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完整word版)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

(完整word版)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梳理】《兰亭集序》一、词类活用①群贤毕至(贤,形容词作名词,贤德之人。)②少长咸集(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小的人和年龄大的人。)③一殇一咏(名词用作动词,喝酒)④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⑤齐彭殇为妄作。(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三、特殊句式:①判断句:死生亦大矣。②倒装句:欣于所遇(宾语前置)③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古今异义】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②次要的地位。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如:亦将有感于斯文。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怀抱古义:胸怀抱负。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以为古义:把……作为。如: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今义:认为。所以古义:①所用来。如:所以游目骋怀;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一)一(1)一起。例:若合一契(2)一样。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4)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赤壁赋》一、通假字①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属”通“嘱”,劝人喝酒)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冯”通“凭”,乘)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通“缭”,盘绕)④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凌乱)二、词类活用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西”“东”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望”的方向:向……。)②舞幽壑之潜蛟。(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③泣孤舟之嫠妇。(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④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朋友。)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名词作状语。)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固一世之雄也(“也”表判断)②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也”表判断)(2)倒装句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结构后置句,即“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游”)②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句,即“月于东山之上出”)③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结构后置句,即“于斗牛之间徘徊”)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结构后置句,即“况吾与子于江渚之上渔樵”)⑤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句,即“凌茫然之万顷”)⑥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句,即“而今在安”)⑦又何羡乎(宾语前置句,即“又羡何乎”)《游褒禅山记》一、词类活用①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②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③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⑤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动词的使动用法。二、一词多义⑴观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观察)②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⑵得①此余之所得也(得到)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三、古汉语特殊句式。⑴判断句: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表示判断)②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表示判断)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表示判断)④此余之所得也(“……也”表示判断)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关系的判断句)⑵省略句:①而卒葬之(“葬”后省略“于”)②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③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以”后省略“之”)④有志矣,不随以止也(“随”后省略“之”)⑤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以”后省略“之”)⑥然力足以至焉(“焉”后省略“而不至”)⑶介词结构后置: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介词结构“于其址”后置)②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③有碑仆道(“仆”后省略“于”)(这三个句子都是“于”和它后边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的介词结构后置。)⑷文言固定句式:①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②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这就是……的缘故。)《孔雀东南飞》一.通假字①终老不复取(“取”,通“娶”)②箱帘六七十(“帘”,通“奁”,梳妆匣子)③虽与府吏要(“要”,通“邀”,约)④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柔韧)⑤催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⑥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嘱咐)二.古今异义①可怜体无比(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