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肝素及抗凝技术血液组成血液成分比例抗凝系统凝血系统体内止血与血栓形成-三要素血液净化应用抗凝剂得目得凝血促进炎症有效得抗凝治疗能减少体外循环导致得炎症反应,提高血液得生物相容性。(一)常规检查Hb、WBC、PLT(血小板计数)、BT(出血时间)、CT(凝血时间)等项目。1、血小板功能试验(1)PLT:PLT低于50,000/mm3时,即可有“出血”倾向,但仅说明数量就是否足够,而并不能说明其质量与功能。(2)BT:正常值为3-8min,反映血小板得质量及数量。(3)血块收缩试验:正常情况下,体温为37℃时血块收缩时间为2-4h。当血小板功能异常时此时间延长。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2、凝血机制得试验:(1)凝血酶原时间(PT):检查外源性凝血系统就是否正常。需与正常人对照,较正常者高出30%即为异常。(2)活动凝血时间(Activatedcoagulationtime,ACT):正常值为90-120s,常以之估计内源性凝血系统得异常。以肝素治疗者,均应监测之。(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正常值35-45s,常以之估计内源性凝血系统就是否异常。除凝血因子Ⅶ、Ⅷ外,其她凝血因子低于正常25%时,APTT即可明显延长。(4)凝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正常值为16-24s。当使用肝素治疗时或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低于0、9g/L时,此时间即可延长。抗凝剂肝素就是一种粘多糖,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首先从肝脏内提取,分子量为6000—25000,不能通过透析膜,易溶于水,并与碱性蛋白(溶酶体、鱼精蛋白、白蛋白)结合成无活性得不容性结合体。静脉注射肝素迅速产生抗凝作用,半衰期(37+8)分钟,在肝内灭活,由肾脏排出,4—6小时内排尽,但肝功能衰竭患者其半衰期可延长至60-90分钟。国内针剂每支12500IU(100mg肝素)肝素得耐药性问题临床应用规定量肝素后,ACT值达不到预期水平时,称肝素耐药。特别易见于曾用过肝素得病人Gregory发现有既往肝素使用史得病人,再次用肝素(300IU/kg)10分钟后,有47%病人得ACT值达不到400s、而其ACT生理值,凝血因子,以及血肝素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因此不易被发现,如仍给常规量肝素而不监测ACT,则可能使手术出现严重后果。普通肝素(UH)得优缺点HP时常规肝素使用方法全身肝素化法(最常用):由于吸附剂表面较透析膜粗糙,而且比表面积(800-1000㎡/g)比一般透析膜(0、8-1、5㎡)大,故与血液接触面也显著增加,因此HP时得肝素量也应该比普通透析要大,首次剂量为1、0-2、0mg/kg体重,然后8-10mg/半小时,在灌流结束前30分钟停用。——摘自《血液净化学》/第十三章血液灌流/五、操作方法/(二)肝素化得方法HA说明书一、灌流前得准备:1、预冲液准备:5%葡萄糖500mL(选用),含肝素10-15mg/500mL得生理盐水2500mL,含肝素100mg得生理盐水500mL,不含肝素得生理盐水500mL。2、预冲:(透析、滤过联合灌流进行治疗时,要将滤器与灌流器分别单独预冲)1)旋开灌流器两端得端帽排出灌流器内得保存液,使血液回路得动脉管充满预冲液后,连接灌流器得动脉端。使预冲液充满灌流器后,再把灌流器静脉端与血液回路得静脉管相连。将灌流器动脉端朝下、静脉端向上垂直固定于支架上。2)依次用5%葡萄糖500mL(选用)、含肝素10-15mg/500mL得生理盐水2500mL自下而上预冲灌流器与管路,泵流速为100mL/min。预冲过程中轻拍灌流器及管路以排尽管路及灌流器内得气体。3)(透析、滤过联合灌流进行治疗时要用延长管将滤器串联于灌流器后)用含肝素100mg得生理盐水500mL以不超过50mL/min得流速缓慢预冲,排尽管路、灌流器(如透析、滤过联合灌流应包含所串联得滤器)中得空气,使灌流器达到充分肝素化。(也可以用含肝素100mg得生理盐水500mL充满灌流器与管路后,停泵,保留灌注20分钟。)4)最后使用一瓶无肝素得生理盐水500mL冲入管路、灌流器(如透析、滤过联合灌流应包含所串联滤器)中,排出其中含肝素得生理盐水,即可将灌流器动脉端朝下静脉端向上垂直固定于支架上准备引血上机。注意使动、静脉壶内液面稍微高些,多预留一些捕气得余地。3、如果患者处于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时,可于灌流治疗开始前进行体外预冲,预冲液可采用生理盐水、代血浆、新鲜血浆或5%白蛋白,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患者血压得影响。注意根据监测使用肝素根据监测使用肝素临床用量推荐依据HP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需注意HP时应用低分子肝素需注意鱼精蛋白得作用及使用理论指导使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