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在一些理论和实际问题中,有许多几何量与物理量,如果用复数作为变量去刻画,则在研究过程中比较方便,在18世纪(shìjì),数学家J.D’Alembert与L.Euler等人逐步阐明了复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并应用复数和复变函数研究了流体力学等方面的一些问题.在本章中,首先介绍复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引入复平面点集、复变函数以及复变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等概念.1.1复数1.1.1复数域形如的数称为复数,其中x和y是任意(rènyì)的实数,分别称为复数z的实部与虚部,记作x=Rez,y=lmz;而i(也可记为)称为纯虚数单位.当Imz=0时,z=Rez可视为实数;而当Rez=0,Imz≠0时,z称为纯虚数;特别地,当Rez=Imz=0时,记z=0+i0=0.两个复数z1,z2满足时,称这两个复数相等,记为对任意两个复数其四则运算定义(dìngyì)如下:容易验证加法与乘法满足①交换律:②结合律:③分配律:全体复数构成的集合在引进上述加法和乘法运算后称为复数域,用符号表示.与实数域不同的是,复数域里的数没有大小(dàxiǎo)之分,但可以证明在实数域内成立的一切代数恒等式在复数域内仍成立,例如:1.1.2复平面、复数的模与辐角由于一个复数z=x+iy可以由有序实数(shìshù)对(x,y)唯一确定,而有序实数(shìshù)对(x,y)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点一一对应,因此可以用坐标为(x,y)的点P来表示复数z=x+iy(图1.1),此时x轴上的点与实数(shìshù)对应,称x轴为实轴,y轴上的点(除原点外)与纯虚数对应,称y轴为虚轴.像这样表示复数的平面称为复平面,或按照表示复数的字母是z,w,…,而称为z平面、w平面,等等.图1.1如图1.1所示,复数(fùshù)z=x+iy还可以用向量来表示,x与y分别是向量在x轴与y轴上的投影.这样,复数(fùshù)z就与平面上的向量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引进了复平面后,为方便起见,“复数(fùshù)z”、“点z”及“向量”三者不再区分.向量的长度称为复数(fùshù)z=x+iy的模或绝对值,记作|z|,于是显然|z|=0的充要条件是z=0.当点P不是原点,即复数z≠0时,向量与x轴正向的夹角称为复数z的辐角,记作Argz.辐角的符号规定(guīdìng)为:由正实轴依反时针方向转到为正,依顺时针方向转到为负.显然一个非零复数z的辐角有无穷多个值,它们相差2π的整数倍,但Argz中只有一个值θ0满足条件-π<θ0≤π,称θ0为复数z的主辐角,记为θ0=argz(以后也把Argz中任一确定的值记为argz),于是当z=0时,z的辐角没有意义.由图1.1易知:复数z=x+iy(≠0)的主辐角argz与反正(fǎnzhèng)切的主值有以下关系:由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关系可知(kězhī)(图1.1),非零有穷复数z可以用其模r=|z|与辐角θ来表示,即利用欧拉公式得由式(1.3)及复数的运算容易证明分别称式(1.2)和式(1.4)为非零复数z的三角表示式和指数表示式,相应地称为式(1.1)复数z的代数表示式.复数z的这三种(sānzhǒnꞬ)表示式可以互相转化,以方便讨论不同问题时的需要.例1.1将化为三角表示式和指数(zhǐshù)表示式.解,因为z在第I象限,所以故z的三角表示式为;z的指数(zhǐshù)表示式为例1.2试将,(-π<θ≤π)化为三角(sānjiǎo)表示式.解由已知可得故z的三角(sānjiǎo)表示式为利用复数z的代数表示式容易理解复数加法与减法(jiǎnfǎ)运算的几何意义,设复数z1,z2对应的向量分别为1,由复数的运算法则知复数的加减法(jiǎnfǎ)与向量的加减法(jiǎnfǎ)一致,于是在平面上以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就表示复数z1+z2(图1.2),对角线就表示复数z1-z2.图1.2由上述几何解释知下面两个不等式成立:其中(qízhōng)表示向量的长度,也就是复平面上点z1,z2之间的距离.利用复数z的指数表示式作复数乘法与除法运算很方便.假设,则由式(1.5)可得于是由此可知:①两个复数乘积的模等于它们各自模的乘积,两个复数乘积的辐角等于它们各自辐角的和;②两个复数商的模等于它们各自模的商,两个复数商的辐角等于分子辐角与分母辐角的差.由式(1.6)即得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乘积对应的向量是把z1对应的向量旋转一个角度(jiǎodù)后再将其模伸缩|z2|倍而得到的(图1.3).特别地,当|z2|=1时,只需把z1对应的向量旋转一个角度(jiǎodù)即得到例如就可由表示z的向量逆时针旋转而得到.例1.3已知正三角形(zhènɡsānjiǎoxínɡ)的两个顶点为求其第三个顶点.解如图1.4将向量z2-z1绕z1旋转得另一个向量,其终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