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写于1886年,最初以连载形式发表在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新时代》上。1888年,恩格斯又做了修改,添加了序言,出版了单行本,并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作为本书的附录予以发表。二、核心内容三、全书结构四、原文导读四、原文导读四、原文导读(二)黑格尔哲学批判(二)黑格尔哲学批判1、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2)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第一,人的思维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性质。结束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没有所谓的绝对真理。(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第二,人的行动的一切结果不具有最终的性质。结束了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没有永恒不变的社会制度。1、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第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变化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成与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P38-39)1、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第二,辩证法是客观事物的辩证运动和过程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P39)黑格尔则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是不真实的,是绝对理念运动的表现。1、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3)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第三,运动和发展是绝对的,静止和稳定是相对的。“它也有保守的方面:它承认认识和社会的一定阶段对它那个时代和那种环境来说都是存在的理由,但也不过如此而已。这种观察方法的保守性是相对的,它的革命性质是绝对的——这就是辩证哲学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P39)(二)黑格尔哲学批判2、黑格尔哲学解体的原因P39(1)理论原因: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第一,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发展是无限的,认识是无止境的,可是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体系则认为,绝对理念的发展有一个终点,即认识有终点,真理有顶峰。第二,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其唯心主义和形而上的体系则要求有一个尽善尽美的社会和国家。(1)理论原因: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第三,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发展是普遍的,依次相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应当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则否认的发展的普遍性,认为绝对精神的存在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绝对精神的发展是唯一真实的发展。第四,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方法,矛盾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源泉和基础,而其唯心主义体系则认为矛盾只存在于具体的有限的事物之中,而在抽象的、无限的绝对精神中,一切矛盾都将调和起来。2、黑格尔哲学的解体(2)政治原因:资产阶级内部的分裂黑格尔逝世后,德国资产阶级内部分裂为保守派和激进派,政治上的分裂需要理论上的分裂来支持。(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5、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2)费尔巴哈的伦理哲学恩格斯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批判:(P56-59)第一,费伦理学的出发点是抽象的人;第二,费对善恶的理解是十分肤浅的;第三,费伦理学的道德基础和原则是不切实际的;道德基础: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而就有的。道德原则:“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第四,揭露了费道德观的阶级实质;第五,宣扬抽象的爱使费的哲学丧失了革命性。(三)费尔巴哈哲学批判5、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3)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根源(P59-60)第一,认识根源;(不了解实践的作用,不能从实践出发研究人和社会)第二,社会根源。(长期脱离社会实践,没有置身于改造社会的革命实践中)(四)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P46)“既然我们自己能够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从而证明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那么康德的‘自在之物’就完结了。”(P46)(四)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四)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述(五)对历史唯物主义若干基本观点的阐述(P65)“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