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分享。《司马光》教学设计优秀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2.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来感悟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以及他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人物1.导言:今天这堂课,我们要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他生活在900多年前的北宋时期。他就是司马光。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22,说的就是他的故事.3.你看,司是一个(平舌音),我们一起读好它。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同"字少一竖)4、(出示图片)你瞧,这就是长大后的司马光。你知道他姓什么吗?老师告诉你啊,司马光可不姓司,他姓司马,这是复姓。光是他的名字。5.老师还告诉你:司马光曾经做过宰相。他花了19年的时间主持编修了有名的历史著作《资治通鉴》。二、初读课文过渡:那课文又写了什么呢?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读读课文吧。学生自读1.读生字词(1)出示"一".同学们,这个字,你会读吗?(2)你再看,这些词你能读准吗?(谁来读前两个?)后两个你来读。你瞧,在不同的情况下,一的读音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一起读准它们。(齐读)(3)除了一,课文中还有些生字宝宝。现在请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词儿连读。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指名读)3.去拼音,开火车检查4.初读课文(1)这些生字宝宝你都会读了,把它放回到课文里,你还能读好它吗?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双手捧书,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流利。5.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文章一共有~~~~~~?(手势)(2)你喜欢哪个自然段?就请你来读。你呢?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听听,想一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一起来帮着他们读读课题吧。(课文22,司马光)(3)课文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呀?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过渡:同学们听得很仔细,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自然段?1.其他同学仔细听,想想,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2.出图,你瞧,孩子们玩得多开心啊。(出示句子)你能通过朗读把他们的高兴表达出来吗?3.出示第三句话。再读读,花园里还有什么?(1))(出示"水缸"词)这个缸是一个(后鼻音),我们读准它。(2)水缸是做什么用的?是的,古时候的人不像我们现在都用自来水,他们用水需要挑水,这种水缸就是用来装水的。(出示图片)你看,这口水缸和我们小朋友比比个子,还非常(大),(出示"一口大水缸")谁能读好水缸的大?看,水缸不但大,里面还装满了水。(3)谁能通过朗读把这口水缸的大和满表达出来呢?(1个)4.概括第一段的内容(1)谁愿意来读读第一节?(2)课文第一段有三句话,告诉了我们事情发展的.起因,我们一起来读读。(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正当孩子们玩得高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快,自己读读第二自然段吧。2.发生了什么事?(1)孩子一不小心掉进了水缸里.(2)刚才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口又大又装满了水的缸,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么样?(出示第一句)你能读好这句话吗?3.那其他孩子怎么样?(出示第二句话)我们一起读读。(1)什么叫"慌"呀?你瞧这个"慌"字。(出示)是一个(竖心旁)的字。说明(和心理活动)有关。想想看,你在场,心情怎么样?(为什么会这么担心啊?因为情况紧急。)(2)情况危急呀,孩子们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出示有的~~有的~~还有的~~)同学们,再读读这句话,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出示图片)是的,你看这个小朋友他(摸着脑袋,不知道该什么办),他慌了;这个小朋友他(吓得都哭了),他慌了;那这个小朋友(他喊着去找大人),他也慌了;他、他、他,他们都慌了。(3)孩子们都慌了,谁能用朗读,把你的感受传递给我们?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急?你在担心什么?(4)是的,我们都很着急,很担心,人命关天呀。一起读读这一节。(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过渡:缸里的孩子危在旦夕,司马光是怎么做的呢?自己读读文章的第三段。别的小朋友都慌了,司马光却(没有慌),(出示第一个断句)。他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哭,去喊,去找大人。他很镇静。这就叫"从容不迫".一点儿也不慌乱,这也叫"方寸不乱".方寸就是一点儿的意思。我们读好这两个词。(齐读、男生读、女生读)板贴两个词,并说:此时的司马光是从容不迫的,是方寸不乱的。司马光他没有慌。2.那他是怎么做的呢?(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1)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石头很重,司马光很费力气。(2)指名读第一句。4.结果怎么样呢?面对危险,司马光不害怕,想出了好办法。这就叫"临危不惧".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