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
上传人:宜然****找我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7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5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pptx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重点从衣、食、住和社会风俗等方面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难点认识影响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课前预习二、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20世纪50~70年代(1)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2)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__________计划供应。(3)人们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水平较低。2.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__________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1)衣: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__________。问题探究史料二照得编结毛辫,向非汉制所遗。自从满清入主,强迫人民为之。现已实行改革,积习自当力除。惟直光复伊始,剪否听民便宜。衣服暂可仍旧,并非必仿泰西。凡我大汉民族,切勿误会惊疑。——《辛亥革命四川军政府取缔编结发辫告示》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有哪些?应当怎样认识社会生活的变迁?1.特点(1)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加深。(3)在地域、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性。(4)东西方生活习俗不断碰撞和交融,但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2.认识(1)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变化。(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体现了工业文明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冲击。(3)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也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走向高考考场2.(2018·海南高考)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课堂练习3.[2019•山东临沂高一检测]清末上海郊区中等以上人家的婚礼流程大同小异,一般由九个步骤,需时多天。到了1919年,当地棉纱厂女工,大多数周日结婚,周一就去上班了。这主要说明()A.西方文化传播促使婚俗简化B.经济因素深刻影响婚俗形态C.社会各阶层的婚俗出现趋同D.工业发展颠覆传统婚俗形态4.[2019•河南郑州高一检测]20世纪60年代,中国城市中的许多街道、老字号商店、学校的名称被修改为“反修路”“东风商店”“红卫战校”。这一现象反映出()A.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B.革命者应保持朴素作风C.城市民众提倡革命理想D.国家政治影响社会生活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