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演练方案演练方案篇1一、演习时间20xx年3月7日下午13:00二、演习目地培养一线生产员工在遇到粉尘爆炸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三、演习组织领导机构总指挥:刘新安副总指挥:肖益平王双如李华建现场指挥:刘术文四、演习分工1、报警、接引消防车:任何人发现粉尘爆炸情况后,立即在出事点大声呼喊“爆炸啦”并迅速撤离灾害现场。最先撤离到安全地带的未受伤人员迅速拨打“119”消防电话,并向指挥部报告情况,请求支援。(报告内容:爆炸具体地点、大小与损害的物品)2、疏散引导组:小组长2名;每小组负责人;听到喊话通知后,根据事故发生地点,利用各种水系灭火器喷湿衣服,用湿毛巾保护好呼吸道,选择正确的疏散、逃生路线(沿墙边,必须用湿毛巾等捂住鼻嘴,俯身跑出爆炸地点)带领大家快速、安全、有序地实施撤离。3、抢险救护组:安全保卫部员工5名;一线生产员工3名;指挥部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公司消防队和生产员工进行扑救。并指令人员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利用现有的`消防器材进行抢救。遵循“救人为主、先人后物”的原则,迅速展开救援,在抢救受伤人员同时,要保证自身的安全。4、后勤保障组:5名小组负责人预案启动后,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及时联络专业救援机构,清点人数,上报情况,并负责接待、引导救援人员和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实施救援。同时,司机人员迅速起动车辆,随时准备接送相关人员和物资。5、善后工作组:灾情处理完毕后,由综合办公室与人力资源部调查、统计和报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妥善处理伤亡人员善后工作。五、人员撤离路线疏散引导组的带领下迅速有序撤离粉尘爆炸点,依次进入指定聚集地。发现有人未逃出的人员迅速和救援组联系。六、演习程序及注意事项1、将情况上报指挥部后,依指示发出警告信号,全体员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2、听到粉尘爆炸信号后,各小组负责人要指导员工撤离粉尘爆炸点。3、在撤离的同时,各小组负责人要指导员工用衣袖、毛巾等物品捂住口鼻,俯身跑出粉尘爆炸点。疏散员工要做到不拥挤,听指挥,按顺序跑步到指定点附近集合。4、到操场后,快速安静。由各小组负责人快速清点人数并报告副总指挥,如有未到人员,应立即查明原因。5、安保组听到警报后,各应急组要迅速取出灭火器或取水找到粉尘爆炸点,迅速灭火,防止再次发生爆炸,现场指挥员宣布粉尘爆炸点人员马上撤出。演练方案篇2一、演练目的为了使学生了解地震、火灾等危急情况发生时的紧急疏散撤离知识,掌握应对危急情况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熟悉我校紧急疏散撤离时各班学生的撤离路线,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火灾发生等危急情况发生时带来的损失,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和应变的能力。二、演练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1、紧急疏散撤离演练组组长:成员:2、灭火演练组组长:成员:3、演练考核组组长:考核人员安排见附表14、考核计时组:5、宣传报道组:6、信号负责人:7、安全保障组、医务组:三、组织演练机构:德育处、安全领导小组四、参加演练人员:紫荆校区全体师生五、集合地总指挥:陈剑六、考核项目:学校将设专项奖,对表现突出的班级予以奖励并记入班级考核及年级组月考核中。考核项目见附表2。主要考核:1、年级组师生重视程度。年级组老师是否按规定到了指定楼梯口组织学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2、安全第一的情况下紧急撤离是否迅速,是否按指定路线组织有序撤离。(高中生重点防消极对待,无危险意识;初中生重点防撤离安全)。3、到集合地后是否按要求操作(蹲下,双手抱头),班上纪律是否良好,是否是有序观看灭火演练。4、计时时段:从听到撤离信号发出到集合地点清点人数报告计时员后计时结束。(不同楼层年级采用不同时间基数考核)。七、疏散撤离路线及楼层疏导员安排:在办公室的教师马上从你所在办公室的位置按图中所示到指定楼梯口作为该处的疏导员,在教学楼外的教师立即到操场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并负责学生安全。各班学生的撤离路线请按图所示撤离。八、疏散撤离集中地点:学校操场各班升旗地点。九、集合地点警戒:宜家物业管理人员十、组织疏散警报信号:连续长警报声(约30秒)。十一、疏散撤离演练要求:当听到疏散撤离的信号发出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有秩序地进行疏散。1、每一个班的该堂课上课教师是该班演练的组织者。如果在功能室上课,请上课师生在上课前要熟悉你所在位置的撤离路线,并按该处位置的路线撤离。2、在办公室的老师(含班主任)迅速到指定地点,组织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楼梯口的疏导员只有在本层楼及以上楼层无学生下来后才能离开,并快速到操场。班主任、副主任、下班教师到操场后立即回到本班,其余教职工在跑道上。3、各班前后门各指定一名学生立即打开前后门并保持前后门靠墙,正在上课的老师组织本班学生分前后门有序地疏散(前四排学生从前门、后几排学生从后门),学生出教室门后自觉地靠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