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上传人:依波****bc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单元测评(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深刻地影响着饮食文化,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下图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图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景观一致C.无具体自然标志D.圈内地理差异显著2.国界外的虚线表示()A.现实中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布B.现实中无该圈饮食文化地域C.形成与该圈不同的饮食文化D.饮食文化传播受政区的限制3.吃生肉、冻菜、冻水果可避免一味吃热食导致维生素缺乏,冬季吃雪糕的嗜好最可能为()A.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B.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C.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D.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解析第1题,由于地域性的差异,不同地方人的口味也千差万别。图示中国区域饮食文化圈是依据不同地方人的口味划分的,有划分指标依据,A项错。由于地域、民族、习俗、信仰等原因,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域,与自然景观不一致,B项错。划分属于人文因素指标,无具体自然标志,C项对。圈内地理差异不明显,D项错。第2题,国界外的虚线表示现实中饮食文化的地域分布,该文化圈不仅分布在国内,相邻区域国外也有分布,A项对。现实中相邻国家有该圈饮食文化地域,B项错。形成与该圈相同的饮食文化,C项错。饮食文化传播不受政区的限制,D项错。第3题,地域饮食文化圈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吃生肉、冻菜、冻水果可避免一味吃热食导致维生素缺乏,冬季吃雪糕的嗜好最可能为东北地区饮食文化圈,与当地多冰雪的寒冷环境关系密切,A项对。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区,降水少,西北地区饮食文化圈缺少冰雪环境因素影响,B项错。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东南地区饮食文化圈冬季气温较高,缺少冰雪环境,C、D两项错。答案1.C2.A3.A下图为世界某两区域图。读图,完成4~5题。4.对图示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区域因流水作用,地形以盆地和丘陵为主B.甲区域河流无结冰期,乙区域河流有结冰期C.两区域夏半年主要受偏南风影响D.两区域均以常绿阔叶林为主5.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状况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甲区域人口老龄化严重,为人口净迁入区②乙区域产业结构合理,为人口的净迁出区③甲区域乳畜业发达,商品率高④甲区域城市化速度快于乙区域⑤两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工业发达⑥两区域水运交通便利,航运发达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③⑥D.②③⑥解析第4题,甲区域是西欧平原,乙区域是长三角地区,两区域均以平原为主。西欧平原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植被类型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乙区域的河流无结冰期。西欧平原常年受盛行西风(西南风)的影响,长三角地区夏季吹东南季风,故C项正确。第5题,甲区域(西欧平原)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严重,为人口净迁入区;乙区域(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为人口的净迁入区;甲区域的气候、市场等条件适合乳畜业的发展,商品率高;甲区域的城市化速度慢于乙区域;乙区域的矿产资源不丰富;两区域都位于沿海地区,河网稠密,航运发达。C项正确。答案4.C5.C人们在描述中国的不同地区时,常用到区域概念。中国许多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也体现出区域概念。据此完成6~7题。6.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区域都是按单一指标来划分的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或界线③区域范围有大小、区域级别有层次④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不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性()A.相似差异B.绝对一致相似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解析第6题,区域可以按单一指标划分,也可以按综合指标划分,①错。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或界线,②对。区域范围有大小、区域级别有层次,③对。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相关的地区,④错。故选B项。第7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似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故选A项。答案6.B7.A由于地域广阔,各地自然环境的差异显著。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图。读图,完成8~10题。8.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①地形②土壤③植被④气候⑤水文A.①②B.③⑤C.①④D.②③9.下列属于东部季风区特征的是()A.四周多山地,多风蚀地貌景观B.气候湿润,气温年较差大C.土壤多为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D.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咸水湖10.下列关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部季风区海拔较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下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大部分地区为草原,部分地区为森林C.青藏高寒区海拔高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综合测评1(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综合测评3(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1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单元活动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