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上传人:一吃****春艳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我国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回答1~3题。1.以上四类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是按()A.单一指标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3.这种划分主要体现的区域特点是()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阶段性【解析】1选C,2选A,3选B。第1题,由题干中关键句“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可知四类主体功能区是按综合指标划分的。第2题,功能区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区域内部具有统一性,但区域与区域之间具有差异性,所以各区域的开发政策和措施不同;区域间界线不一定是明确的,如生活区、文化区等,只有行政区界线是明确的。第3题,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差异性。(2017·全国卷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4~6题。4.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5.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6.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解析】4选C,5选D,6选D。第4题,秦岭—淮河一线作为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等一致,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的,有划分依据。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向南经长江入海,河道与秦岭—淮河地理界线不一致;秦岭和淮河是该线的重要自然标志,但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淮河流向发生改变,故自然标志不对应;秦岭—淮河线南北差异明显的主要原因是山脉的阻挡,而洪泽湖以东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阻挡作用不明显,故两侧地理差异不显著。第5题,材料信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多座长江大桥”说明历史时期由于长江对两岸交通阻隔,导致两岸交通不便,联系较少,故习惯上以此为界把江苏划分为苏南和苏北。第6题,由上题可知,长江阻隔了苏南和苏北,使苏北受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弱,苏南受辐射带动作用强,苏南经济较苏北发达。进入21世纪,多座长江大桥的修建,使南北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因此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交通。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如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A.开放性B.差异性C.整体性D.动态性8.区域③向区域①流动的最不可能的是()A.劳动力B.资金C.技术D.产品【解析】7选B,8选A。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江苏三大区域在面积、人口、城镇化水平方面都存在差异。第8题,①城镇化水平最低②其次③最高,故区域③向区域①流动的可能是资金、技术、产品,最不可能的是劳动力。图甲为山西省忻州市河头村黄土高原民居(窗户分为上下两层,上面为白色的麻纸,下面为玻璃),图乙为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洪水村的金字型茅草屋。据此回答9~11题。9.图甲的窗户上面是麻纸,下面是玻璃的原因()A.夏季增强太阳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B.夏季削弱太阳辐射,冬季阻挡大气辐射,热量不易散失C.夏季增强大气逆辐射,冬季削弱太阳辐射,散失热量D.夏季增强地面辐射,冬季削弱地面辐射,热量不易散失10.金字型屋顶的两端用藤条搭成不封闭的网格的原因是()A.防止蛀虫B.抵御台风C.美观大方D.空气流通11.甲、乙两地民居景观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气候不同B.距海的远近C.海拔D.生活习惯【解析】9选B,10选D,11选A。第9题,由题可知,夏季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麻纸是白色,起到反射太阳辐射作用,削弱到达屋内的太阳辐射,冬季太阳高度较小,太阳辐射能穿过玻璃到达屋内,玻璃透光有利于太阳辐射进入,玻璃阻挡大气辐射,热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综合测评1(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1 认识区域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 单元活动课时检测(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2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课时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8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后习题(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7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3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测评(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4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 单元素养评价(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2
星级:
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