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古老的陶埙埙:壎xūn(形声。从土,熏声)。本义: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大小如鹅蛋,六孔,顶端为吹口。又叫“陶埙”)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的埙,乐器也。文献记载的埙埙的起源埙的起源与先民的劳动生产活动有关,最初可能是先民们模仿鸟兽叫声而制作,用以诱捕猎物。随社会进步而演化为单纯的乐器,并逐渐增加音孔,发展成可以吹奏曲调的乐器。相传埙起源于一种叫做"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石流星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考古中所发现的埙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的陶埙。呈椭圆形,只有吹孔,无音孔,距今约七千年,是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埙,轻轻吹之声音仍然清远悠扬。陕西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陶哨,其形状略如橄榄,只有一个吹孔,用细泥捏塑而成,是埙的原始形态之一,距今约六千年。陕西临潼姜寨陶埙,泥质红陶,橄榄形,高7厘米,中空,顶端有一吹孔,无其他音孔,仅可发一音。姜寨二音孔陶埙江苏邳县大墩子陶埙,泥质红陶,形如小猪,头尾各有一孔,可发二音,通长12.6厘米,距今5000年左右。南京安怀村新石器时代陶埙,梨形,顶端和一侧各有一孔,可以吹出一个相当准确的小三度音程,通高6厘米。山东潍坊龙山陶埙上图系甘肃玉门火烧沟陶埙,出土时有20多见,距今3500年左右,红陶鱼形,有3个音孔,大多可发4到5个乐音。仿古埙(红山玉埙)假货(历史上不存在的)商代的埙比原始时期和夏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有陶制,石制和骨制的,以陶制最为常见,形体多为平底卵形。河南安阳妇好墓陶埙,泥质灰陶,器表磨光,5音孔,前三后二。能吹出复杂的旋律,高5.2—9厘米。石制埙骨制埙战国时期陶埙也为平底卵形,但也有其他形状的。高10厘米,正面参列五孔,背面横列二孔。这件陶埙保存完好,制作精细、外形美观,呈青灰色、胎质坚密、击之有声,为国宝级文物。唐新疆墨玉库木拉巴特遗址出土埙似人头状,发髻高耸,鼻梁隆起,左右两音孔犹如双目,吹口是其嘴部。手工捏制、稚拙朴实。唐代人首埙红漆云龙埙今人改进研制的九孔陶埙,以古制六孔埙为基础,然后扩展其肩部和内胎,以增大音量,音孔增至八个:前六后二,加上吹孔、共为九孔。埙的独特气质各式各样的陶埙石制埙葫芦埙木制埙竹制埙谢谢欣赏暴辛公是周平王时代的一个诸侯东周时,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今河南省郑州北),建立了暴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公爵,所以称暴辛公埙箎(埙为土制乐器,篪为竹制乐器,埙篪合奏声音和谐。后来用以表示兄弟和睦,也代指兄弟)八音磬瑟笙竽缶柷zhu敔yǔ古人分乐音为八类,谓之“八音”,以与“八卦”相对应。其应坎卦者谓之“坎音”。真声和假声中间的空隙形成的一种声音特色,感觉好像有一个‘坎’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