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章藏象学说藏象学说概念:研究藏象的概念,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之间、脏腑与自然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学说。意义: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对养生防病、疾病诊断和治疗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节概述第三章藏象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脏腑—内脏的总称。五脏特点:“藏而不泻,满而不实”;六腑特点:“泻而不藏,实而不满”泻:宣泻、外泄满:精气盈满实:水谷充实意义:指二者不同的运动特点。藏象学说概念:是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学说。藏象学说的基本内容※脏腑:是其学说的核心内容;※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道路,将人体内外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精气血津:是生命的物质基础。※神:是生命活动的综合表现二、脏腑的分类及其生理特点(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五脏系统;五脏与精神情志2.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五脏活动受外界影响(二)从“象”来考察“脏”的功能活动察外知内、取类比象、整体观察如:面色、神志、舌、脉反应心的功能五、脏腑学说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阴、阳(阴阳气血)阴—指物质的阴,包括精和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之精中,只有肾精有其特殊性,即肾精与肾阴并列。阳—指物质的阳,包含在气之内,是指气中活动力特别强而具有温热之性的一种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之一。它与气同样具有推动、温煦、营养、防御、气化等作用,只是其温煦和活动力特别强而已。六、中医藏象与西医脏腑的区别中医藏象藏象的本来含义是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藏象的内容包括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与外界环境的关系。藏象是一个动态的生理、病理概念,是生命本质与现象的统一。西医脏腑通常是一个解剖学概念其生理、病理与中医藏象不完全相同第二节脏腑一、五脏一、五脏一、五脏一、五脏(一)心1.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词解:主:主持、管理血:血液,脉中的内容物脉:脉管、血液运行的道路含义:即指心具有推动血液在脉中循行,周流全身,输送营养的作用。条件:需要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为保证内容:含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一)心1.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含义:心气能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总司血液运行和生成)条件:心气充沛--心气是推动血液运行之动力作用: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生理表现:心气充沛----面色红润光泽、脉象和缓有力,节律整齐病理表现:心气不足—面色无华、心悸气短、脉象细弱无力(一)心1.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脉含义:心气推动和调节,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使脉道通利,血流通畅。条件:心气充沛—脉管有节律的舒缩作用:对全身的营养和滋润(一)心1.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功能的临床观察(一)心1.心的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主血脉功能异常的证候虚:心气虚(阳虚或暴脱)、心血虚、心阴虚实:心火亢盛、心脉瘀阻(气血)心病常见症状:A.心胸症状: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心胸烦热;心胸憋闷疼痛(绞痛),放射至肩背部,时发时止。B.面色:面色淡白无华或恍白或面红或颧红或青、紫暗。C.舌象:舌尖红起刺、破碎疼痛、生疮或舌淡苔白、舌淡胖苔白滑或舌红少苔、无苔或舌青紫暗有瘀斑瘀点或舌红少津。D.脉象:脉数或脉沉细迟弱或细数或脉沉弦、细涩、结代,或脉微细欲绝。舌有瘀斑(一)心1.心的生理功能—(2)心主神志含义: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一、五脏一、心生理功能—2.主神志功能:症状:一、心生理功能—2.主神志病理方面:病因:表现:痫病大发作(癫痫)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甚至狂躁谵语(一)心1.心的生理功能—(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的关系心主神志-----主宰心主血脉心主血脉-----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一)心2.系统连属(心与五体、五窍、五液、五志的关系)五志:喜、怒、忧(悲)、思、恐(惊)——五种情志活动五体:体、形体皮、脉、筋、肉、骨——人身的形体组织五窍:窍、孔窍、苗窍耳、目、口、鼻、舌——人头面部的官窍五液:汗、泪、唾、涕、涎——五种分泌液(一)心2.系统连属(1)在志为喜生理(一)心2.系统连属(1)在志为喜病理(一)心2.系统连属(2)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体合脉:全身血脉统属于心心气调节推动脉道的舒缩与通利其华在面:荣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