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龙源期刊网“教学做一体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作者:廖玲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16期摘要:为适应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于高职英语教学的要求,积极响应学院推行的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及“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作者分析了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结合《大学英语》课程,以教学实例探讨如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高职英语教学教学模式教学实践应用2005年起,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职业院校纷纷在任课教师中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及测评”,在教学中把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分开,改革教学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2011年开始,笔者所在院校在主管教学的院长主持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一体化”教学改革,举办了“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设计大赛和“一体化教学”讲课、说课比赛。学院所有任课教师都对所教课程进行课程设计,包括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实践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笔者作为一名大学英语公共课老师,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教学做一体化”的改革与创新,下面谈谈“教学做一体化”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一、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的教学现状高职英语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为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的目标服务的。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英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文件》中指出,高职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然而,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以学科为导向、以知识为目标、以教师为主体、以应试为基础、以逻辑为载体、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由于生源质量的问题,许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老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讲单词,语法,课文大意,回答问题,课后习题。学生认为大学英语和初中高中没什么区别,没什么新意,老师总是讲一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讲一些没趣的和没用的东西,于是上课睡觉、发呆、玩手机、听MP3的现象屡禁不止。学生这样的学习态度势必会引起教师的反感,老师觉得自己的辛勤工作得不到认可和尊重,认为生源质量太差,没法教。于是师生之间在英语课堂上不能进行良性互动,甚至谁也不买谁的账。老师想:我讲我的课,你们爱听不听。学生想:我做我自己的事,你爱讲什么与我无关。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龙源期刊网要改变教学现状,必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把学科导向转变为职业活动导向,知识目标转变为能力目标,教师主体转变为学生主体,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逻辑载体转变为项目载体,进行课程设计,使大学英语知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将“教、学、做”三者统一起来。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美国早期机能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代表,著名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最早提出了“从做中学”这个基本原则,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使在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以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可见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三、“教学做一体化”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以笔者所在的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大学英语是全院各专业(除商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共4学分,每班每周4课时,选用教材为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龚耀教授主编的《世纪英语综合教程》。自2011年学院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以来,笔者进行了大学英语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反复实践与应用。在对大学英语“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整体设计时,首先不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与顺序,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按照重组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贯穿整个课程的大型综合项目,项目要兼实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行性。以《世纪综合英语II》课程整体设计为例,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以下几个项目和任务:(1)制作英文招聘广告,英文简历,英文求职信,小组模仿电视节目《职来职往》自编自导并表演。(2)制作交通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