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pdf
上传人:13****51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pdf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一、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现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一体两翼三层”的结构。“一体”是以城市、省、国家三级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主体;“两翼”指在城乡社区中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商业担保机构和互助担保机构,直接从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这两者是政策性担保机构的重要补充;“三层”是担保体系中,国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对象;而省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以城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后者再以社区互助担保局和商业担保机构为再担保服务对象并从事授信担保业务。目前,我国已形成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为主体的担保业和多层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目前全国担保机构3366家,其中政府完全出资的688家,参与出资的629家,民间出资的2049家。截至2006年底,全国担保机构共筹集担保资本金总额1230多亿元,其中政府出资357.46亿元,占担保资金总额的29%。自1998年以来,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为37万多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担保总额达到8000余亿元,全行业累计实现收入257.7亿元。担保机构经营的是担保,销售的是信用,承担的是风险,担保风险随担保机构的存在而存在,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担保风险、了解担保风险、降低和避免风险,从而寻找契机达到减少和化解担保风险,促使担保与风险这一对互相矛盾的双方实现最优化的统一,是关系到担保机构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焦点。二、信用担保业面临的风险分析1.信用风险是指受保企业违约所引起的风险。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实力弱经营者的素质低,缺乏技术创新、经营管理不规范、抗风险能力不强等固有的弊端,使得其经营风险比较大,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风险也比较大。另外,目前社会信用体系仍然不健全,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经济主体信用观念淡薄,由于整个社会信用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对借款人或被担保人缺乏严格的监督制约机制和惩罚制度,信用问题和道德风险呈日益恶化的趋势。信用等级高低是衡量中小企业信用状况和整体信用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我国目前信用等级为A级以上的中小企业寥寥无儿,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在BBB级以下,其中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根本达不到商业银行认可的信用等级。如此差的社会信用环境和企业信用水平,给信用担保业带来了潜在风险。2.法律风险信用担保机构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信用中介组织,其设立程序、法人地位以及运作方式等一系列问题都缺乏基本的法律规范和法律保障,实际操作起来十分困难。尽管我国己颁布实施了《担保法》,为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但由于信用担保机构属于专业担保的范畴,对于其运作过程中涉及的担保行为当事人及其法律行为活动,现行《担保法》中的部分条款规定过于笼统,不适应专业担保业务活动的需要。而且,其比较侧重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对保证人的权利保护不够,致使风险一边倒,不利于担保业的发展。3.政策风险由于国内的担保机构大多属于政府出资,这就决定了担保机构在经营上的政策导向性和项目上的倾向性。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力支持,而这种财力支持力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对中小企业政策的稳定性。若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也可能会发生改变,或者政府减少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投入,信用担保机构就有可能入不敷出,无法再生存下去。另外,国家对信用担保业的税收政策变化、利率政策的调整、担保资金的限制等都政策变化都会对担保业造成风险。4.信息不对称风险(1)担保企业与受保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引发担保与受保企业之间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在信用担保市场上,表现为那些具有最大风险的企业往往最积极地寻求信用担保,可能会通过提供虚假信息或者隐瞒事实的真实情况的手段来骗取贷款。担保担保机构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无法识别受保企业的风险类型,只能按平均风险制定相同的担保费和担保比例的合同。低风险受保企业宁愿选择退出信用担保市场,而只有高风险受保企业才愿意进入市场。这样,担保机构只能选择向高风险受保企业提供担保,从而会承担较大风险与损失。“道德风险”在担保市场上是指受保企业在获得信用担保后其所做出的经营决策及自身行为即便是引起损失,也不必要完全担负责任,还可能得到补偿,这便促使其倾向于做出更大的决策,以获得更大的收益。或者在取得贷款以后,改变贷款合同与担保合同规定的贷款使用的方向。使贷款风险增大,进而使担保风险增大。(2)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我国,由于在担保风险的分担上,担保机构基本上都是承担100%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