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2).doc
上传人:sy****29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 (2).doc

搭配问题教学设计(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授课年级三学校池河中心小学教师姓名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搭配(例2)计划学时1学习内容分析教材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对搭配进行进一步认识,既体现了搭配的应用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解决问题的意识。学习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的内容,这就为他们学习这一单元稍复杂的排列组合的问题打下了基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教材安排的都是学生身边的事例和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与结果,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感受符号化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初步掌握简单事物搭配的方法解决措施: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使学生初步掌握有序搭配的方法与策略。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有序搭配。解决措施: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连一连、写一写等活动探索搭配的方法。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探究,感悟有序—巩固练习,应用方法依据的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内容与形式使用方式媒体来源图片导入知识与能力图片PPT教师播放下载读题过程与方法读文提示及文章内容PPT教师播放下载分析思考过程与方法方法提示和重点语句图片PPT教师播放下载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字图片PPT教师播放下载巩固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文字图片PPT教师播放下载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六一儿童节到了,小红从衣柜中找出了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一条裤子和两条裙子,你们看(出示教材例2的情境图)小红可能穿哪两件呢?请同学们帮她搭配搭配。2、小红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3、板书课题---搭配。二、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连一连,可以怎样穿?2、思考:怎样记录不同的穿法比较清楚?3、汇报:(1)、(2)、(3)、学生说出自己组不同的方法。(连线)(4)、想一想: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3+3=6(种)2X3=6(种)4、还有别的方法吗?抽生试着说说看。也可以用图形、符号来表示上衣和下装。这样连线比较简单。5、教师强调:只要有顺序地搭配连线,就能保证不重不漏。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做一做的第1、2题。2、妈妈在一张纸上给小明出了3道较易题,2道较难题,让小明各做一道,小明有几种选择方法?四、思维训练1、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6题。2、教材练习二十二的第4题。设计意图步骤一设计意图: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步骤二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达思考过程,展示交流,突出有序思考。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思考,体会数形结合以及符号思想。课堂教学流程图开始课件板书课题出示例题读题、理解题意课件出示例题学生会解答课件出示解题结果课件:小结:有序搭配课件谈话导入新课学生读题课件出示解题方法学生分析题意学生理解方法教学反思《搭配问题》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例2的内容。本节课的操作性比较强,并且在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围绕这一目标要求进行了实践,感觉基本上达成了本课的教学要求,同时也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问题,下面结合本节课教学的情况进行反思。1、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我在进行备课时,以小红过六一节创设情境,并请同学们为小红精心搭配漂亮的衣服贯穿整个教学的主线,使每一位学生也溶入其中,创设了“衣服搭配——早餐搭配”一系列活动,学生学得有趣,同时每一项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的,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2、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渗透数学思想。在服装搭配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使学生明白怎样找出一种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搭配方法。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我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让学生借助学具、有用连线的方法、有用文字书写的方法,逐步抽象出有序的搭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本环节的引申部分,重点是在有序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个性化、简洁化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明白各种不同的搭配可以用尽可能简单的数字、字母、符号表示出来,同时在素材的搭配种类上也有了拓展,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增加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3、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寻找搭配方法时,我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活动的机会,在自主探究、合作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