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年鉴.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子商务年鉴.doc

电子商务年鉴.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0年中国IT行业大盘点年鉴资源名称:HYPERLINK"http://172.18.18.18/yearbook/ybsearch/ybtext.aspx?FileID=ys.04700000000000000000&fromchcon=&cult=CN"中国会计年鉴年鉴资源卷次:HYPERLINK"http://172.18.18.18/yearbook/catalog/catalogsearch_text.aspx?c_cYearcode=X8hutIj006DDDmBviuzuVrgDJ5NimA%3D%3D&fromchcon=&cult=CN"2001作者:蒋巍正文2000年IT界红红火火,热热闹闹。有人说2000年是中国IT界发生大事最多的一年,也是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碰撞最为激烈的一年,更是企业上网进行到底的一年……不论怎样,2000年许多事情不仅在IT业史册上留下重要的一笔,也为来年业界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IT界展会溢彩纷呈4月,第四届世界计算机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计算机产品北京展览交易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成功举办以来,2000年IT界展会便拉开序幕。6月,以"网络连接世界,软件创造未来"为主题的2000年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又在国展举行。号称中国软件20强的北大青鸟、浪潮软件、实达软件、联想软件等纷纷以强大阵容登台亮相。8月,北京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世纪之交全球最大的IT盛会--中国2000年世界计算机大会(WCC)。按照WCC国际惯例,每一届WCC大会都将确立一个主题,而每一个大会主题都将体现时代信息技术特征。本次大会的主题是"2000年后的信息科学与技术"。中国政府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江泽民主席为大会题词,亲临大会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此会反映了当今全球IT人士的思考和展望,并描绘21世纪IT技术的发展轨迹和宏伟蓝图。9月,国际展览中心好戏连台。在此召开的2000年中国国际金融(银行)技术暨设备展览会上,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上的应用成了2000年金融展上的焦点话题。10月,2000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又一次吸引整个业界的目光。2000年IT展会如火如荼,带动了电子商务发展和企业上网的进程。电子商务促成新旧经济对接B2C、C2C、B2B,这些电子商务具体表现模式在2000年像走马灯一样,继B2C备受冷落之后,红极一时的B2B模式也已辉煌不再,取而代之的则是ASP、无线互联网等。如果说B2B是传统批发业务的网络化,B2C则是传统零售业务的网络化,批发和零售的纵横交织形成了传统交易的整体。电子商务通过利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传统的商务活动成功对接,给传统业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然而,2000年电子商务还未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地展开,也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被广泛接受,无论是做B2B,还是做B2C,都还是处于先行的阶段,离全面赢利还有一段距离。对此症结,有人认为传统产业参与电子商务活动不积极的原因在于认识不足。其实是电子商务活动缺乏企业主体,导致电子商务活动难以得到广泛实施,形成规模和见到效益。与发达国家企业相比,中国广大中小企业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可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少,实施信息化所需的技术力量弱,经营决策的抗风险能力差。因此要使企业能够广泛建立网上电子商务门户,必须向他们提供低价、优质、零风险的电子商务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惟如此,才能实现新旧经济的成功对接。企业上网:还将进行到底2000年是"企业上网"年,据调查显示,在我国只有三成左右的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电子商务,16%的企业有长期的发展规划。在有自己的网站与独立域名的企业中,实施电子商务的比例仅为56%左右。互联网在2000年或许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某些层面,却并没有改变企业面对电子商务普及率低下的局面,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尽管全国有74%的重点企业都建立了网站或在互联网上建起了自己的主页,但大多数企业仅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E-mail地址,既没有利用网络资源,也没有在网上开展商务活动,成了名符其实的"空站"。其症结既不在于"恨铁不成钢"的政府部门,也不在于"望网却步"的企业,而在于为企业"织网"的网络应用服务提供商们。企业需求的网站建设解决方案与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方案之间存在很大距离,同时,企业还缺乏信息系统建设、维护、管理、推广的成功经验。这是网络应用服务商们值得思考的问题。(2000年12月20日《中国财经报》蒋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