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工业中国企业该做什么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14 大小:1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面对工业中国企业该做什么学习教案.pptx

面对工业中国企业该做什么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目录(mùlù)一、工业(gōngyè)4.0的诞生2011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相关协会提出工业4.0-的初步概念,此后德机械设备制造联合会等协会牵头(qiāntóu),来自企业、-政府、研究机构的专家成立了“工业4.0工作组”进一步加强工业4.0的研究并向德国政府进行报告,2013年发表了工业4.0标准化路线图,组建设了由协会和企业参与的工业4.0平台,德国政府也将工业4.0纳入《高技术战略2020》中,工业4.0正式成为一项国家战略。目前,德国正计划制订推进工业4.0的相关法律,把工业4.0从一项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德国工业4.0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来自党派、政府、企业、协会、院所的广泛认同,并取得一致共识,从一个来自民间的概念迅速演变国家产业战略,正从一个产业政策上升为国家法律。工业4.0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德国得到广泛认同,有其偶然性也有必然性,这种认识来自于德国长期以来把工业作为国家经济的基石,来自于信息通信技术给工业带来的革命性影响,也来自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对德国工业地位的担忧。二、工业(gōngyè)4.0的本质“工业4.0”描绘了一幅个人、设备与产品有效联通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愿景。从工业技术发展角度来看,工业4.0是制造业发展的趋势,而这也将是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之路。人类社会经历过三次工业革命,十八世纪以机械制造设备为标志的工业1.0,二十世纪初以电气化为标志的工业2.0,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大规模、大批量的标准化简单化生产模式为标志的工业3.0。与国际社会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说法不同,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前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分别(fēnbié)源于机械化、电力和信息技术。他们将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定义为工业1.0,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为2.0,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产工艺自动化定义为3.0,而物联网和制造业服务化迎来了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即“工业4.0”。德国“工业4.0”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工业4.0,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生产方法。它通过信息物理系统构建标准化的智能工厂,采用动态配置的方式实现智能生产。三、面对(miànduì)工业4.0,中国该做什么?1、清楚地认识中国制造业面临(miànlíng)的挑战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工业4.0等理念,我们要学习借鉴,也要采取应对策略。一方面,应该对我国当前工业制造业存在的瓶颈有更加清晰和清醒的认识,深入研究欧美各国工业制造业创新的先进理念,参考借鉴,在这场全球制造业变革中搭上便车,借势(jièshì)借力,通过学会生产制造过程与业务管理系统的深度集成,实现对生产要素的高度灵活配置,实现大规模生产高度定制化产品,从而让制造业紧跟时代趋势,提前迈向智能化,适应未来的国际竞争。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到工业4.0带来的冲击和潜在竞争因素。“先进制造业”“工业4.0”都是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的理念,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其本国的竞争力和话语权。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中国本土实际情况,应对挑战,谋求自身战略利益,而不能盲从西方标准,满足于充当“代工厂”。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工业制造业大国,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实际上更多的是充当“世界加工厂”的角色。在发展方式上,过去,我国在工业制造业发展上主要依靠规模扩张、投资驱动、外资导向等模式(móshì),依靠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成本进行大批量生产,以价格优势争夺市场。时至今日,长期以来形成的“唯GDP论”观念,导致很多地方政府迷信“规模优先”的发展思路,盲目的大规模批量生产造成了严重产能过剩,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日益凸显。同时,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非洲等国。种种现象都表明,过去的发展模式(móshì)已经难以为继,工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2)提出新型工业(gōngyè)改革战略(3)从工业(gōngyè)大国迈向工业(gōngyè)强国当然,工业4.0还只在初期阶段,要进入工业4.0时代还需要解决好多难题,比如标准化难题,不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通讯方式、数据格式等,都需要在相同的标准下运行,这样才能将不同的工序通过互联网(liánwǎnɡ)整合在一起。此外,还有诸如网络安全保障等也需要解决,因为工厂与外界实现联网(liánwǎnɡ)之后,恶意软件的入侵、受到网络攻击的危险性将进一步提升,这对工业4.0将是致命的伤害。我相信中国科技工作者们、企业家们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未来中国智能制造业在与西方同行的竞争中应该是平起平坐的,甚至是引领者,而不是被动的追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