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行政管理—2005—23公共管理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西方经济学原理》教学大纲编写人:夏志强、王卓编写时间:2005年10月30日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ofWesternEconomics课程号:40142030课程类别:选修课学时:48学分:3二、教学目的及要求西方经济学是一门在漫长历程中只有少量知识的学科,经济学家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思考世界,本课程的目的就是把这种思维方式尽可能广泛地传达给学习本门学科的学生,使其更多的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使其更精明地参与经济;使其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三、教学内容(下划线注明重点、难点)第一章导言(3学时)(一)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资源的希缺性和经济学的产生2.机会成本和生产可能性边界3.资源配置、资源利用和经济体制(二)经济学的理论体系1.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三)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2.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3.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4.经济模型分析5.边际分析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市场价格(6学时)(一)需求基本原理1.需求2.需求函数和需求法则3.需求表和需求曲线4.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与需求曲线的移动(二)供给基本原理1.供给2.供给函数和供给法则3.供给表和供给曲线4.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与供给曲线的移动(三)均衡价格理论1.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决定2.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对均衡价格的影响(四)弹性理论1.弹性概念2.需求弹性3.供给弹性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3学时)(一)基数效用与消费者行为1.效用2.总效用与边际效用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4.消费者均衡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与需求原理6.消费者剩余(二)序数效用与消费者行为1.无差异表和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3.消费可能线4.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第四章生产成本与收益理论(厂商理论)(6学时)(一)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的定义2.技术系数与生产函数的类型3.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二)短期生产函数: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4.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三)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1.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2.等产量表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3.等产量曲线及其特点4.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四)生产成本1.厂商成本的基本概念;2.短期成本3.长期成本4.等成本线(五)利润最大化原则1.收益的概念;2.利润最大化原则3.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析(六)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1.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量的确定2.两种可变生产要素合理投入量的确定3.生产扩张线4.生产要素需求的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第五章市场理论:不同市场条件下产量和价格的决定(6学时)(一)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1.市场结构的类型2.完全竞争市场及其特点3.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收益4.完全竞争下的厂商短期均衡5.完全竞争下的厂商长期均衡(二)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均衡1.垄断及其形成原因2.垄断厂商均衡价格和产量的决定3.完全垄断厂商的差别定价4.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5.政府对垄断的限制(三)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1.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2.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均衡3.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四)寡头垄断市场1.寡头垄断的概念和特征2.寡头垄断市场价格与产量决定的特点3.寡头垄断市场的理论模型第六章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3学时)(一)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概述(二)劳动的价格——工资(三)资本的价格——利息(四)土地的价格——地租(五)企业家才能的价格——利润第七章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3学时)(一)市场失灵与政府职能(二)垄断与反垄断政策(三)外部效应及其对策(四)收入分配不公与政府的收入均等化政策(五)公共物品的供给(六)不完全信息(七)政府的局限性第八章国民收入核算理论(3学时)(一)国民收入的概念1.国民收入的定义2.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和特征(二)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1.产品支出法2.收入法(三)国民收入的核算指标1.国民生产净值2.国民收入3.个人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四)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的应用第九章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3学时)(一)消费、储蓄与投资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投资函数4.投资与储蓄的关系(二)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三)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四)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的决定(五)乘数原理与加速原理1.乘数原理2.加速原理第十章就业理论(3学时)(一)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1.萨伊定律及其内涵2.储蓄永远等于投资——资本市场的均衡3.工资理论与工人的充分就业——劳动市场的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