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温庭筠).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菩萨蛮(温庭筠).doc

菩萨蛮(温庭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菩萨蛮词这种文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源起于中晚唐,经五代的发展,至宋朝而至鼎盛;宋朝之后,词学日趋衰落,一直到清朝,才有了一次复兴——这,就是词的大致发展历史。词在最初,是可以配乐歌唱的,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流行音乐的歌词。古代的宴席,是有歌舞奏乐的,文人骚客兴之所至,就取来漂亮的纸笺,写下一首首小词,以供旁边的美丽女子歌唱。也正因为词最初是写给歌女的歌词,因此内容多关乎闺情风月,香艳绮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首晚唐五代时期的流行歌曲的歌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首词的作者温庭筠以及词的出处《花间集》。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诗人、词人。他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温庭筠在当时被称为“温八叉”,因为他在作诗的时候“八叉手而成八韵”,也就是说,双手这样交叉一下,就写出一句,交叉八次,一首诗就完成了,可见当时的温庭筠是多么的才思敏捷。他还被称作“温钟馗”,大家都知道“钟馗捉鬼”的传说,而作者被称为“钟馗”,不是由于别的原因,正是因为面子问题——温庭筠长得不好看。据说,他的长相是“隆口巨鼻”,想想确实挺吓人的。不过,虽然其貌不扬,写出的词却是绮丽婉转,柔媚多姿,这就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人不可貌相。《花间集》是后蜀赵崇祚编的词集,相当于今天的歌词本。简单介绍一下《花间集》得名的缘由。我们经常读到“花间集”这三个字,因为太经常,反而不去仔细探究其中的内涵而只是把它当做一个特定的名词。其实,“花间集”三字蕴含着很美的意思。有人是这么翻译这三个字的:TheCollectionofSongsamongTheFlowers。也就是说,在花丛间唱的歌的歌词集。而花丛呢,又有两个意思:自然界的花丛,或者是比喻许多美丽的女子。不管是哪一个“花丛”,都是件非常美好的事。《花间集》中收录温庭筠的词最多,影响也最大,因此温庭筠被称为“花间鼻祖”。接下来我们就来分析和鉴赏这首词。首先,请大家齐声朗读一遍。“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第一句,“小山重叠金明灭”,“小山”是指山形的屏风。我们现在的床头也大多都还有像那样的屏风,只不过不叫做小山罢了。想一下,我们的床头是不是会有一块竖起的横板,有的会做成半圆形,上面有层层叠叠的浮雕,刻着各种图案。这就是所谓的小山。这一句我们可以这样解:山形的屏风重重叠叠,上面的描金花纹时明时暗。“鬓云欲度香腮雪”,是指鬓边像乌云一样柔软漆黑发丝想要滑过粉白香嫩的脸颊。“香”指脸上的香粉,“雪”指粉的颜色。可以想象,这女子头天晚上画的妆,到了第二天,虽然有些残了,可还是有其可爱之处,鬓发贴在脸上,眼睛半开半闭,望着那山屏上一明一暗的闪光,有一种娇慵之态。“懒起画娥眉”,她起来了,是懒懒的起来,不大情愿,对着镜子,画长长的蛾眉。“蛾眉”是指一种像飞蛾头上的须子一样又长又细又弯的眉毛的样式。“弄妆梳洗迟”,不紧不慢地画着妆,梳洗着。这里有人会问了,她怎么先画眉,梳妆,再梳洗呢?其实,词中人物行动的先后顺序和出现在词里的顺序是可以而且是经常先后颠倒的,因为要压韵,协律。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个“迟”字。“迟”不仅仅是“梳洗”迟,画眉、梳妆也都“迟”,所以要把“迟”放在后面。我们接着看词的下片。梳洗装扮之后,她做了什么呢?“照花前后镜”。对这镜子看看自己梳妆的怎么样,也看看自己的容颜。她是怎么看的呢?前面和后面都有镜子。前面的镜子看自己的面容,后面的镜子看自己头上的簪花。那时候,女人喜欢在在头上插花。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站在两面镜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前面的镜子会映出我们的面容,然后镜中的面容又会被映入后面的镜子,接着再一次映入前面的镜子。就这样,头上的簪花,还有和花一样美丽的面容,就交替在两面镜子中映照,曲折延伸,相映成趣。这就是所谓的“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新帖”,指的是新的刺绣花样。就像我们学写毛笔字的时候要用字帖一样,古时候女孩在刺绣的时候也要有一个纸做的花样,比照着花样才能一针一针地绣出正确的图案来,否则,一阵阵乱绣,就很容易出错。拿了新的花样去绣“罗襦”,“罗”轻软的丝织品,“襦”是指短上衣,也可以泛指衣服。我们的女主角懒懒地起床了,梳洗完毕,照镜打扮也结束了,干什么呢?开始一天的“工作”。古时候女人是要做女红的,不论是富家的千金还是贫苦人家的女儿。所以,她就开始绣“罗襦”了。这也许会是她将来的嫁妆。那么,绣的什么图案呢?“双双金鹧鸪”,一对金色的鹧鸪鸟。词到了这里就戛然而止了。下面我想请同学们回答一个问题:在读这首词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感受到其中人物的情感?有没有?应该是有的吧!那么,集中体现在哪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