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扩展阅读:古诗文网(http://www.gushiwen.org/)词牌简介《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名,《宋史·乐志》、《尊前集》、《金奁集》并入“中吕宫”,《张子野词》作“中吕调”。其调原出外来舞曲,输入在公元八四七年以后。但开元时人菩萨蛮-红色混混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已有此曲名,可能这种舞队前后不止一次输入中国。为词调中之最古者,属小令,共四十四字,以五七言组成;通篇两句一韵,凡四易韵,前后片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递转。第一、二句即为七言仄句。第三句为仄起之五言句,换用平韵。第四句为五言拗句。后半第一句为平起仄韵之五言句。第二句为仄起仄韵之五言句。第三、四句与前半第三四句同。情调由紧促转低沉,历来名作最多。词牌格律⊙○⊙●○○▲⊙○⊙●○○▲⊙●⊙○△⊙○○●△⊙○○●▲⊙●⊙○▲⊙●●○△⊙○⊙●△(○平●仄△平韵▲仄韵)词牌来源唐苏鹗《杜阳杂编》:“大中(公元847-859年)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歌《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见《词谱》卷五引)《唐音癸签》、《南部新书》略同。又《北梦琐言》:“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丞相假飞卿所撰密进之,戒以勿泄。”唐时俗称美女为菩萨,菩萨蛮酋称女蛮。当时教坊,谱作曲词,遂为词名。后杨升庵改蛮为鬘,失其本矣。后人又名为《重叠金》、《子夜歌》、《花间意》、《巫山一片云》等,非特于词名来源无涉,且《子夜歌》另有正调,而《巫山一片云》更易与别调《巫山一段云》相混,殊属无取。大意就是公元847-859年初,女蛮国的人来访,一个个都穿戴华丽,让人感觉宛如菩萨,所以称为“菩萨蛮”词牌格律(格律对照词: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各句平仄对照词句用韵规则中平中仄平平仄平林漠漠烟如织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寒山一带伤心碧协仄韵中仄仄平平暝色入高楼换平韵中平平仄平有人楼上愁协平韵中平平仄仄玉梯空伫立三换仄韵中仄平平仄宿鸟归飞急协三仄韵中仄仄平平何处是归程四换平韵中平平仄平长亭连短亭协四平韵典范词作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唐·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唐·无名氏《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五代·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宋·张先《菩萨蛮·忆郎还上层楼曲》宋·杜安世《菩萨蛮·游丝欲堕还重上》宋·李师中《菩萨蛮·子规啼破城楼月》宋·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宋·孙洙《菩萨蛮·楼头尚有三通鼓》宋·魏夫人《菩萨蛮·溪山掩映斜阳里》宋·苏轼《菩萨蛮·夏闺怨(回文)》宋·晏几道《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宋·舒亶《菩萨蛮·画船捶鼓催君去》宋·黄庭坚《菩萨蛮·半烟半雨溪桥畔》宋·贺铸《菩萨蛮·彩舟载得离愁动》宋·赵令畤《菩萨蛮·春风试手先梅蕊》宋·李清照《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宋·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高观国《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菩萨蛮·登黄鹤楼》词作列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作者:辛弃疾郁孤台下清江水2,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3,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注释:1.造口:一称皂口,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六十里。2.郁孤台:在今江西赣县西南。《赣州府志》:“郁孤台,一名贺兰山。隆阜郁然孤峙,故名。”清江:此指赣江。3.长安:代指都城汴京。这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词人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时写的词。罗大经《鹤林玉露》云:“南渡之初,虏人追隆佑太后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由此起兴。”辛弃疾登上郁孤台,回想四十七年前金兵长驱直入江南、江西腹地,南宋几乎灭亡之事,从奔腾的清江之水,想到了当年隆佑太后一行匆匆逃窜的踪影,以及因家国破乱而洒下的痛楚之泪。由水及泪,意象转换极为自然。“青山遮不住”两句,表达了词人对抗金恢复的坚定意志。煞拍两句,盖有豪兴逸怀,当此日暮江景,毕竟忧思难挡,愁从中来。《鹤林玉露》认为结句:“谓恢复之事行不得也”。而邓广铭则认?quot;盖深虑自身恢复之志未必即得遂行,非谓恢复之事决行不得也。"似乎邓说更契合稼轩词境词心。全词用的是比兴手法。周济《宋四家词选》说:“借山怨水”。它以山水起兴,一扫传统《菩萨蛮》小令富艳轻靡之格,而出之以激越悲壮之音,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