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本节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为过渡到本课时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离子反应》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因此,在高中化学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本课时中离子反应的定义、发生条件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是重点,同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也是教学的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征,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定义,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演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学生能达到本课时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谈谈设计思路,至于这一点,请允许我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基于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的分析,我预设的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我会用3到5分钟时间和同学们一起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由电解质能导电,是因为在水溶液中发生了电离,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一实质引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离子反应》第二课时。接着,我会采用实验促学法的教学方法,引导同学们学习教材的实验2—1。经过我对实验的对比演示。由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在经过思考、讨论、总结得出,在这组实验中,有一支试管无现象,另一只试管有白色沉淀,再由我的进一步分析,得出在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数目发生了变化。由此,判断这个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在这样里,我用实验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有一种通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也是教法对学法的指导。接着,我会以对比学习法,让学生写出反应的电离方程式,得出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是离子反应。这样,我们便得到了我们所要学习的一部分内容: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的定义。这一环节,我会用8到10分钟进行讲解。其次,我会以书写电离方程式为例,引导同学们如何正确的书写离子方程式,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过程中,应遵循什么原则,接着,我会以实验2—1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为例,带领同学们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强调在书写过程中的四大步骤,即写、拆、删、查四大步骤缺一不可。因为对于初学者而言,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是难点,故我在这一环节将用15到20分钟进行讲解,已达到同学们能够正确书写的目的。紧接着,我会以三个具体的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例,要求同学们写出它们各自的离子方程式,这样,即达到了练习的目的,又为下面讲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做准备。再次,我会直接讲述出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即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有水生成。这三个条件具备其一即可。为了巩固这个知识,我同样会举三个例子来进一步说明。最后,我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标出这一课时的重点,也是同学们需要掌握的知识,再布置课后习题,以达到课程便准的要求。各位老师,以上既是我的教学过程,也是我的版书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板书设计:第二节离子反应(二)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书写步骤(一)离子方程式(二)书写步骤(1)写(2)拆(3)删(4)查(三)意义三、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具备其一即可)(一)有沉淀(二)有气体(三)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