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doc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教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单元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内容标准】(1)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2)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教材分析】(1)教学目标:知道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简述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2)重点解析:关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内容重点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农奴的身份问题,是否获得人身自由;二是农奴获得土地的方式,同时理解“赎买”政策。(3)如何评价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不彻底性):这次改革很不彻底,它实质上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它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行的。表现在:最好的良田为地主所占有;农民所获得份地不仅比原来耕种的份地要小,而且还要缴纳高出地价两三背的赎金。他们大多数无法独立经营,只能在向地主租地、借款。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所以说1861年改革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俄国用牺牲农民利益的办法来发展资本主义,必然给资本主义的长远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如:造成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消沉,农民的不满等,农民运动和起义不断。【教学建议】(1)“帆船与汽船的较量”一目让学生自主探究即可,要求学生认识到俄国农奴制的落后性。(2)“自上而下解放农奴”一目是教材的重点内容,可以分条目分层次掌握,如废除农奴制法令颁布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性质、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等。【教学案例】[导入新课]联系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的影响和导言部分内容导入新课.[教学过程]一、帆船与汽船的较量(采用问题式教学法)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以下问题:①俄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什么?②俄国的落后在军事上有什么显现?克里木战争的结果有何影响?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上述问题得出这样的结论: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的落后,克里木战争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沙皇俄国陷入危机之中,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怎么办?由此导入下一个问题。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下列两段材料,作以下设问,让学生感悟和体会沙皇改革的目的所在。材料一据沙皇政府统计,由1826年至1854年发生了709次农民起义,平均每年达到24次以上。……全国警察局长在给沙皇的报告中承认:“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王荣堂、姜德昌主编的《世界近代史》材料二“与其等让农民自上而下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一次讲话请思考①材料一、二中,亚历山大二世统治时面临着哪一严重问题?他准备怎样做的?②结合教材回答,亚历山大二世于哪一年进行的改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通过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导入,沙皇是怎样改革的呢?教师可以在出示相关材料,理解和领会其改革的内容。如:材料一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物作为私产。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按照法令:农民获得份地,须向地主交纳高出实际地价2~3倍的赎金)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二根据这些基本原则拟定的那些法令要对农民和家务农奴未来生活的安排作出规定,建立农民公社制度,并对农民和家务农奴所应享的义务和他们所应向政府和地主履行的义务作详细的规定。材料三朕听凭地主与农民进行自愿的协商,以便签订契约来规定农民份地的大小和农民为使用份地应履行的义务。――引自《1861年2月19日宣言》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①结合材料一、二,归纳出这次改革的主要内容。②从材料上看,这次改革哪些人获得了好处?(可让学生讨论,可以持不同观点,地主或农民皆可,但须言之有理)③从材料上看这次改革哪一年由谁颁布的?通过探讨上述问题,学生就能进一步明晰和领会改革的内容及实质。那么这次改革的后果又怎么样呢?由此导入下一目。代化的沉重步伐教师可以展示以下材料帮助学生探究农奴制的历史作用。材料一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份地,按1861年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交付赎金20亿卢布。农民付出了高昂的赎金。但是改革确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19世纪80年代,俄国工业迅速增长,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平均分到3.4俄亩土地。由于耕地减少,经济上不能自立,他们不得不在受奴役的条件下向地主租地,重新遭受地主的盘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改革废除了农奴制,缓和了国内社会矛盾。改革促进了经济迅速发展,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等。改革也使农民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农民的政治地位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等。【备课资料】①农民在改革中分到的份地,按1861年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交付赎金20亿卢布。农民付出了高昂的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