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乡村学校低年级书法教学浅谈——夯实基础,长抓不懈,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米易县普威镇中心校(任双龙)一、现代科技这么发达了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书法教学(一)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瑰宝。书法教育,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教习,也是一种文化的修炼、精神的陶冶。几千年来,从识字伊始,即以此导引蒙童学子,在九宫格、米字格、双钩描红、临书仿写等的书法习练之中去体验、去践行、去感悟——将规矩、内修、审美、养性、怡情融为一体,可谓是中国传统“蒙学”中也最为精彩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组合。学生掌握了这项技能,能终身受益;对继承和发扬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而,指导学生练好书法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写得一手好字不仅能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还有助于我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占得先机。同时,写字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能体现一个的文化素养、陶冶一个人的性情。(二)书法教学得到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根据教基二〔2011〕4号《教育部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中,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总体要求,要求中小学书法教育应本着打好技能基础、坚持循序渐进、注重书法修养、提高文化素质的原则。明确写字的基本要求。书法教育应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至三年级着重培养学生硬笔书写能力,首先要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随着年级升高,逐步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并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速度。三年级开始,过渡到硬笔软笔兼学。明确使用毛笔书写的基本要求。学生要用毛笔书写楷书,临摹名家书法;大致了解书法历史和汉字字体源流;从书法作品的内涵、章法、结构、笔法等方面鉴赏历代重要书法家作品,培养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二、农村学校书法教学存在的现状书法教学课在边远的农村学校形同虚设。现下,各级学校虽然按照相关要求基本都开设了“书法”课,但实际的情况却基本上用语文、数学等各科老师代教书法课或书法课被其他课所代替,基于这一点,我们乡下学校一线教师是心知肚明的——谁叫我们是“万金油”呢?没有专业教师就只有充数了。无庸讳言,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几年的师范学习中,普遍也就只上过屈指可数的几次写字(书法)课,我们自己也都知道,这样的HYPERLINK"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5%AD%A6%E4%B9%A0%E4%B9%A6%E6%B3%95&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学习书法顶多也就是初步入门,谈得上什么“专业”?而且毫不客气地说,我们不少教师本身的字也写得不敢恭维,自身就先天不足又何以教人授业?因而,学校书法课往往名实不符。很多时候,书法课就是简单地让学生照字帖临摹以完成任务而以,甚至被用来完成语文作业或数学作业。虽不至于是我们老师要敷衍了事,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无论怎么说,总是颇有误人子弟之嫌。目前这种乡下学校HYPERLINK"http://wenwen.soso.com/z/Search.e?sp=S%E4%B9%A6%E6%B3%95%E4%B8%93%E4%B8%9A&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书法专业师资力量严重匮乏的困境(城里的学校或许会好很多吧),不能不说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缺失!也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三、学生在日常书写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存在严重问题。走进学生写字教学课堂,我们会发现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的十有八九。这不仅因为学生在较长的书写活动中既要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需要有较强的自控力,又要随时纠正自己不良的坐姿,但大多数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差。又因为农村小学教学条件差,桌椅不配套,现在新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和常用的练习本等,大都是以十六开纸装订而成的,这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要在每页纸的顶部书写,人就坐不端正了,需趴到桌子上才能写到。这都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坐姿的原因。而教师要纠正学生在入学前已养成的不良坐姿,往往是既费力又费时,为了教学进度,也就忽略了写字姿势是否正确以及其他良好习惯的培养。殊不知,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的快速生长发育时期,不规范的写字姿势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如小学生的骨骼比较柔软,骨骼成分中胶质较多,石灰质较少,坐姿不正容易造成脊椎弯曲;执笔不规范,不仅书写笔画僵硬,而且影响学生手指甚至整条手臂的健康发育;至于头低得太下而影响视力,这是最普遍的。这严重地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素质教育是相对立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