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师范大学关于制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重庆师范大学关于制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doc

重庆师范大学关于制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重庆师范大学关于制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试行)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和国务院学位办《关于转发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学位办〔2009〕2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提出我校制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一、指导思想1、应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体现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殊性,突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研究生的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2、按照培养应用型、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优化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注重发挥研究生的才能和特长。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2年,特殊情况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一年。四、培养方式(一)采用全日制脱产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方式。(二)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学年。(三)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四)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注重研究生实际工作经验的提升,提高研究生应具备的教师专业素养。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设置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满足教师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注重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学科专业知识素养、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学创新能力。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为36学分。原则上16-18学时为1学分。(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教育学原理(2学分)4、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3学分)2、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学科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学科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2、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4、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5、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6、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7、学科文化(1学分)8、学科发展史(1学分)不同学科可视具体情况加设2~4门课程。每门课程选课学生达15人方可开班。(四)实践教学(8学分)1、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2、实践教学形式:实践教学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形式。其中教育见习1学分、微格教学1学分、课例分析1学分、教育实习3学分、教育调查1学分、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1学分。3、实践教学时间:实践教学原则上不少于一年。集中实践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4、实践教学考核: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采取相应的考核方式,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学位基础课教学由学校研究生处统一组织;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由各学院负责开设。六、教学方式1、教学内容要强调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相结合。2、以课程教学为主,采用讲授、讨论、自学、合作学习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强化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3、以实践课程教学为辅,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聘请教育实践基地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校外导师;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七、学位论文(一)学位论文是保证学位质量不可缺少的培养环节。研究生所在学院应在第三学期开学两周内组织论文开题报告,保证研究生有一年时间撰写学位论文。(二)学位论文必须符合所攻读教育硕士学位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要求;学位论文选题应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