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一)学位基础课(12学分)1、第二外语(2学分)2、政治理论(2学分,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3、教育学原理(2学分)4、英语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5、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6、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二)专业必修课(10学分)1、英语课程与教材分析(3学分)2、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3学分)3、英语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4、应用语言学(2学分)(三)专业选修课(6学分)1、二语习得概论2、学科学习理论与方法(2学分)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2学分)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学分)5、基础教育改革研究(2学分)6、中外教育简史(2学分)7、教育政策与法规(1学分)不同学科可视具体情况加设2~4门课程。(四)实践教学(8学分)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实践教学包括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实践形式,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半年(创造条件,尽可能采取顶岗实习的方式)。五、教学方式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六、学位论文及学位授予(一)学位论文选题应紧密联系基础教育实践,来源于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论文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案例设计等。论文字数不少于1.5万字。(二)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该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教师职称的中小学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三)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七、其它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不计学分。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不计学分。八、学位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YY101课程名称:英语课程与教材分析(TwentiethCenturyWesternCriticalTheories)总学时:54学分:3教学及考试方式:面授考试教学要求:能正确认识教材评价的必要性、掌握评价的基本要素和评价的基本标准。能深入教材,从教材是否符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角度对教材做出客观评价。能从理论到实践,从不同纬度对现行小学,初中,高中英语主流教材进行教材定位分析。能具备有创新的使用教材的能力。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需求分析、教材评价、教材取舍或调整、教材编写、语料库等诸方面的内容。大纲内容:第一讲概论(Introduction)第一节教材的定义第二节教材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第三节教材编写的新发展第二讲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Syllabusesandmaterials)第一节英语课程标准概览第二节语言技能目标第三节语言知识目标第四节文化意识目标第五节学习策略目标第六节情感态度目标第七节英语课程标准实施建议第八节课程标准、教学法与教材第三讲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第一节需求分析的定义第二节需求的种类第三节需求分析的方法第四节需求分析的新发展第四讲教材评价(Materialsevaluation)第一节教材评价的意义第二节教材评价的原则第三节教材评价的方法第四节教材评价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五讲教材的取舍或调整的层次(Materialsadaptation)第一节教材取舍或调整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