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教学设计古城镇中学谢永臣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主要内容是“一国两制”构想以及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和意义。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是中国现代史的大事。顺利回归说明中国开始强大起来,能够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教材。港澳回归,为最终实现祖国的统一,实现台湾的回归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一国两制”的提出和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的时间及意义。②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和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内容,总结出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归纳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地图展示香港被殖民者侵占的过程,让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识记历史的基本能力。②组织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养成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解决问题的初步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深刻体会香港、澳门与祖国大家庭的血缘关系所筑就的爱国情感;只有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中国人民才可能真正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中国才可能真正地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香港和澳门回归,洗雪了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和欺凌的百年屈辱,也必将开创祖国内地和香港及澳门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未来。3、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的重点是香港的回归。香港是“一国两制”最早得以实现的地区,具有代表性。本课的难点是“一国两制”的含义。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对特别行政区也有浓厚兴趣,但是对于“一国两制构想内涵”、“特别行政区特别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来解决港澳台问题”等理论性强的问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三、教学方法手段《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我充分利用了地图册以及音乐、视频资料,使学生学习用多种方式靠近了解历史;在教材处理上,我采用问题教学法,设计一系列的问题,逻辑推理,层层推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究讨论理解掌握课堂内容,提高综合能力。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收集相关音像资料,制做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1、回顾历史了解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2、了解香港和澳门区旗和区徽的寓意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七子之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教师:这首歌曲与什么事件有关?学生:澳门回归。教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二)讲授新课一、香港和澳门问题的由来:1、香港问题:教师出示《香港示意图》教师: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学生1:由香港岛、九龙司地方一区和“新界”三个部分组成。教师:请同学们结合已学过的知识,想一想香港问题的由来?学生2: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学生3: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学生4: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中英《北京条约》,割九龙司地方一区。学生5:1898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地区99年,从而实现了对整个香港地区的占领。2、澳门问题:教师出示《澳门示意图》教师:澳门历来是中国领土。1535年,葡萄牙人贿赂广东地方官吏,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和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人以曝晒水浸货物为由上岸居住,并于1557年起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葡于1851年和1864年先后侵占凼仔岛和路环岛。1887年葡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北京条约》,其中塞进了葡“永驻管理澳门”的条款。教师:1911年,中国发生辛亥革命后的历届中国政府都没有承认过这些不平等条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和平解决。议一议: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的途径和方式有哪些?不同的方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1、用武力解决。其弊端是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伤害港澳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2、和平解决。和平的方式却有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教师:要想和平解决港澳台问题,我们就必须照顾港澳台地区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怎样才能照顾到港澳台的历史和实际情况呢?二、“一国两制”的提出教师: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谁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学生: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