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压铸模具CAD_CAE综合训练.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课程名称: 压铸模具CAD_CAE综合训练.doc

课程名称:压铸模具CAD_CAE综合训练.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节)备课页教案用纸课程名称:压铸模具CAD/CAE综合训练第21单元(节),2学时,授课时间年月日,地点项目/主题:第22单元压铸模温控系统设计(1)能力目标:1、掌握模具温度对不同塑料的影响;2、掌握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3、了解常见冷却系统的结构;4、了解模具的加热方式。知识目标:1、压铸模具的加热系统2、压铸模具的冷却方法及布置形式3、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4、冷却水路的设计计算重点难点与解决方案:重点:压铸模温度控制系统的作用,常用压铸模冷却系统的设计难点:压铸模加热冷却系统的设计方法解决方案:通过课堂互动的形式来讲解压铸模温度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运用视频,多媒体课件。教材、参考资料与媒体:教材:《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姜银方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压铸工艺及模具设计》,骆楠生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教学条件(环境):多媒体,电子课件,白板,油性笔教学活动设计概要:(包括实施步骤、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学习成果评价标准)方法手段:课堂提问学生活动:讨论时间分配:10min项目引入:针对支架压铸模具设计项目,选择适合的的加热及冷却方式相关知识温度控制系统1、加热与冷却系统的作用方法手段:理论讲解学生活动:听讲、思考时间分配:5min1)使模具达到较好的热平衡和改善铸件顺序凝固条件,使铸件凝固速度均匀并有利于压力传递,提高铸件的内部质量2)保持压铸合金充填时的流动性,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和提高铸件表面质量。3)稳定铸件尺寸精度,改善铸件机械性能。4)提高压铸生产率。5)降低模具热交变应力,提高模具使用寿命。(二)加热系统加热系统主要用于预热模具,加热方法有:1)用火焰加热;2)用模具温度控制装置加热;3)用电加热装置加热。1、电加热装置设计方法手段:理论讲解学生活动:听讲、思考时间分配:15min1)根据预热模具所需的功率选择电热棒的型号和数量。2)电热棒的安装孔和测温孔位置见图。3)尽量避免将电热棒和热电偶的连线布置在模具操作者的一侧。2、压铸模预热功率设计推管是推杆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传动方式与推杆基本相同,而推出元件是管状零件,设置在型芯外围以推出压铸件。推管推出机构由推管、推板、推管紧固件及型芯紧固件等组成。3、电加热装置设计电热棒的安装孔和测温孔的位置:1¡ª定模座板2¡ª定模套板3¡ª动模套板4¡ª支承板(三)冷却系统设计1、模具冷却方法1)水冷:水冷是在模具内设置冷却水通道,使冷却水通人模具带走热量。水冷的效率高,易控制,是最常用的压铸模冷却方法。2)风冷:对于压铸模中难以用水冷却的部位,可采用风冷的方式。如图所示,开模后滑块开启镶块内的压缩空气孔道,冷却薄片状型芯。方法手段:理论讲解学生活动:听讲、思考时间分配:15min用压缩空气直接冷却型芯1—压缩空气通道2—薄片状型芯3—滑块3)在模具形成热节的部位用传热系数高的合金(铍青铜、钨基合金等)间接冷却。如图所示,将铍青铜销旋入固定型芯,铜销的末端带有散热片以加强冷却效果。用铍青铜销间接冷却型芯1铍青铜销2型芯4)用热管冷却热管是装有传热介质(通常为水)的密封金属管,管内壁敷有毛细层,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传热介质从热管的高温端(蒸发区)吸收热量后蒸发,蒸汽在低温端(冷凝区)冷凝,再通过管内的毛细层回到高温端。热管垂直设置,冷凝区在上部时换热效率最高,冷凝区一般可采取水冷或风冷。热管工作原理示意图1——蒸发区2——冷凝区3——蒸汽4——毛细层热管在压铸模中的应用示例见图用热管冷却型芯的细小部位1——热管2——冷却水入口3——冷却水出口2、冷却水路的布置形式1)、衬套式方法手段:理论讲述图片展示学生活动:听讲、思考时间分配:30min2)、回转式3)、隔板式4)、喷流式5)、组合式6)、多块冷却式7)、组合薄片镶块冷却项目实施项目要求:针对支架压铸模具设计项目,选择适合的的加热及冷却方式分析:加热方式2、冷却方式方法手段:实例分析学生活动:讨论时间分配:10min项目拓展设计以下产品的冷却系统学习成果评价:通过本小节学习,学习基本了解压铸模具温度控制系统的作用及设计方法以及设计基本功要点。小结:通过本章节,总结了压铸模温度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等要点,使学生灵活应用各部分知识,领悟内涵。教师签名:年月日教案检查记录:检查者签名(盖章)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