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电解水实验:负极产生的是,正极产生的是,负极产生的气体与正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质量比为;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和两种元素组成,每个水分子中由个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根据水的分解实验,回答下列问题:两电极上都有冒出,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可能是,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连接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连接电源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的倍。实验结论:水电解生成和。水是由和组成的。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B.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C.海水、湖水是混合物,氢气燃烧生成的水是纯净物D.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反应是分解反应5、下列关于水在通电情况下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B.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D.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86、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7、有人说由氢气+氧气水可以知道,水应该具有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这句话对吗?为什么?8、电解水实验可以确定水的组成。甲、乙、丙三位同学对电解水后液体的酸碱性进行探究。【提出问题】电解水后的液体一定呈中性吗?【查阅资料】图Ⅰ所示装置可用于电解水实验;硫酸钠可增强水的导电性,硫酸钠溶液呈中性。【实验与讨论】三位同学分别向U形管中加入含有酚酞的硫酸钠溶液,接通直流电,观察现象,点解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1)实验中发现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迅速变红,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任为无色,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的溶液,pH小于7。说明试管①电极附近的溶液呈性,管②附近的溶液呈(选填“酸”、“碱”或“中”)性。(2)甲同学将实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Ⅱ所示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立刻消失。乙同学、丙同学将试验后U形管中的溶液按图Ⅲ所示分别倒入烧杯中,发现红色不完全消失。经讨论与分析,乙、丙同学的试验中溶液的红色不消失,原因可能是酸。(3)甲、乙、丙同学分别用蒸馏水洗涤U形管、碳棒等,再将洗涤液倒入自己实验的烧杯中,观察现象:甲同学的溶液仍为无色。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仍不消失。丙同学的溶液中红色。(4)甲、乙、丙同学分析了实验现象,为确证溶液的酸碱性,又进行下列实验:甲同学用来测定溶液,原因是。乙同学向溶液中滴加,使溶液中红色刚好褪去。因为造成(3)中溶液的红色仍不消失的原因是。【解释与结论】用硫酸钠增强水的导电性时,点解后溶液混合均匀,呈中性。【交流与反思】甲同学取55g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消耗了5g水后,则电解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甲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点解后溶液的碱性。乙同学的老师上课时用H2SO4增强水的导电性,点解后溶液的酸性。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氢气氧气2:11:8氢氧21纯净物2、答案:气泡氢气复燃2氢气和氧气氢元素和氧元素二、选择题3、D4、A5、答案:B6、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能是题目的答案。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答案:A三、简答题7、不对.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水,即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转变成了水分子,水分子只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而不具有氢气和氧气的化学性质.四、实验,探究题8、【实验与探讨】(1)碱酸(2)不足(或酸液残留在管壁上等)(3)恰好褪去(或立即消失)(4)pH试纸实验中滴加酚酞的溶液变为无色,可能呈中性,也可能因酸过量而呈酸性,故用pH试纸来确认。稀硫酸(或酸)乙同学用pH试纸测定管②电极附近溶液时消耗了少量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