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精品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精品多篇】.docx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精品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精品多篇】[摘要]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精品教案【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补充有关比例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的练习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进一步掌握解比例的方法。3、通过练习,让学生在思考、交流中培养分析、概括能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措施:帮助学生系统整理前几节课学习的数学知识;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练习过程中注重分析学生练习情况,加强课堂上对学习困难生的辅导。教学准备:上传补充练习教学过程:一、整理知识1、提问: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三部分内容。你有哪些收获?请你和同桌交流一下。2、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3、指名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将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4、揭示课题:运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内容。(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1、判断。(1)比例是一个等式。(2)甲数和乙数的比值是2/3,如果甲、乙两个数同时扩大3.5倍,它们的比值还是2/3。(3)比例的两个内项减去两个外项的积,差是0。(4)任意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5)如果A╳9=B╳6(A、B均不为0),那么,A与B的比是3:2。组织学生思考、交流,鼓励学生完整地说出自己的分析推理过程。2.根据下面的等式,写出几个不同的比例。3╳40=8╳15(1)现在已知的是一个等式,等式左、右两边的两个数分别是写出的比例中的什么?(2)你能有序地写出所有的比例,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吗?(学生独立完成)(3)学生交流思考过程,教师及时讲评:可以先把3和40作为比例的内项,写出四个比例;然后再把8和15作为内项写出另外四个比例。3、判断四个数10.5、5/4、20/21、8能否组成比例?(1)要判断四个数能否组成比例有哪些方法?(根据比例的意义或比例基本性质)(2)你认为这里选择哪种方法比较方便?(3)指名学生交流后,学生写出比例。小结:如果给我们四个数,要让我们判断能否组成比例,一般,我们可以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比较简便。基本方法是先将这四个数从大到小排列,然后用最大数乘最小数,中间两数相乘,看看乘积是否相等,最后根据比例基本性质来写出不同的比例。4.按要求组成比例。(1)从2、10、4.5、9、5五个数中选出四个组成一个比例。(2)从18的所有约数中选出四个组成一个比例。(3)把8和9作两个外项,比值是1/2的一个比例。(4)给5、8、0.4三个数分别配上一个不同的数,组成两个不同的比例。逐个出示题目,学生练习之前先要弄清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后进行交流,要求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及时评价。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辅导。5.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5:3=():12:0.5=12:()0.3/4=()/327/9:()=1/2:3/5()/12=3/18():4.5=0.4:9先让学生根据比例基本性质来思考并求出括号中的数,然后请学生交流思考过程。三、解比例25:7=X:35514:35=57:x23:X=12:14X:15=13:562、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a.96和X的比等于16和5的比。b.45和X的比等于25和8的比。c.两个外项是24和18,两个内项是X和36。四、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明白吗?四、布置作业补充相应练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篇二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称。2.经历探索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3.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质性。教学难点:发现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质性。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2.4:1.6和60:40二、探索新知1.比例各部分名称。(1)教师说明组成比例的四个数的名称。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例如:2.4:1.6=60:40内项外项(2)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如::=:外内内外项项项项2.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发现比例的外项和内项有什么关系吗?(1)学生独立探索其中的规律。(2)与同学交流你的发现。(3)汇报你的发现,全班交流。板书: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外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