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概述1、小学建设的意义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子女渴求优质教育、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需要,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办人民满意教育,办理想教育的需要,是盐城市政府关注民生、关注发展、关注教育的重大举措。该项目建设意义在于:1、有利于推进亭湖区建设的发展,提升亭湖区综合经济发展能力;2、有利于缓解盐城工学院、师范学院等机构工作人员子女就学难、入学不便的问题,促进教育公平。3、有利于解决巨墩小学、兴西小学、三洼小学教学环境不优的问题,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学校建设水平。4、有利于缓解盐城一小教育集团、二小教育集团垄断优秀教学资源的不均衡局面,为更多少年儿童、尤其是城东的少年儿童创造适合全面发展的校园环境。5、为正在开发的高教公寓、朗地英郡、力拓倾城等小区未来入住儿童提供就读一所充满现代气息、追求创新、高质量、高品位融合国际先进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学校。6、有利于盐城市教育在持续高位走强的态势下持续健康发展,让基础教育真正走上理想教育的发展之路。让全体学生实现全面发展。2、城市概况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东临黄海,与南通、扬州、泰州、窗病⒘?港等市相临,下辖九个县(市、区),是江苏沿海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和旅游城市,有2100多年历史。全境为平原地貌,年平均气温14.1oC-15.6oC,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江淮平原动部的黄海之滨,是苏北的古城。盐城市标准海岸线长582公里,有滩涂面积683万亩,占全国的1/7。3城市教育状况目前,全市现有普通高校3所,其中2所为本科院校,即盐城工学院和盐城师范学院,1所为民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即明达学院;市区现有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所;市属普通中专校9所,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2所,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所、职业中专校4所。全市现有普通高中82所,初中383所,小学1666所,职业中学27所,幼儿园1685所,各类社会力量办学机构425个。全市大中小学(含幼儿园)在校生138万人。4小学建设项目的程序及设计重点小学建设项目的程序及设计重点(一)策划决策阶段1.编报项目建议书2.可行性研究。(二)勘察设计阶段(三)建设准备阶段1(四)施工阶段(五)准备阶段(六)竣工验收阶段(七)考核评价阶段5课程设计的工作程序与成果(一)项目构思提出该小学的办学定位与办学方针、培养标准,规模,教育理念(二)项目工程目标体系的建立包括占地面积、教学系统组成、校舍建筑面积、建筑结构、建筑标准、室内建筑设计、给排水、消防、弱点系统、供电系统、教学系统、通讯系统、室外基础设施等等(三)工程项目系统描述(四)作工程规划图、单体方案图(五)作工程项目结构分析图(六)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计划(七)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包括项目管理模式、招标规划、承发包模式的确定(八)施工项目管理大纲二、工程项目情况分析1、地区相关情况调查小学位于江苏盐城市亭湖区高教公寓小区旁边,面积为78.16平方千米,常住户达15万户,人口达46万人。适龄儿童年出生率为3.24%(约为1.49万人)并且呈逐年上涨趋势。外来人口适龄儿童近年来也呈现增长趋势,适龄儿童入学率几乎达100%。附近地区有盐城小学(东校区)等十几所小学。教学设施有教学楼、教师办公楼、实验楼、体育馆、食堂、浴室等等2、先进小学教育办学理念调查经调查无论国内先进小学还是国外先进小学都有着以下共同的理念1.核心砟睿撼缟锌蒲В胙锶宋模⒄垢鲂裕丛熳吭健?2.育人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3.管理理念:集才凝智,人文关怀。4.德育理念:规范加创新。5.教学理念:用教学科研创造奇迹,用现代技术创造高效。6.学习理念:用生命激情学习,弘扬青春;用科学方法学习,成就未来23、环境调查在经济方面:发展速度较快: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利用外资绝对量居苏北第二,民营经济增势强劲。政治方面:当地政府支持教育,支持办学。当地对社会办学看法良好,社区对办学十分支持。周边情况:周边方圆五里内无任何小学,交通便利,当地对社会办学看法良好,社区对办学十分支持。自然环境:盐城市环境质量继续保持稳定,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位于前列,噪声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环境功能区要求。三、拟建工程项目的目标定义1、小学的名称及含义说明小学名称:高教小学名称的含义说明:针对盐城工学院、师范学院老师子女及周边小学生入学问题,特设的依附高校的小学。2、小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及办学方针办学理念高教小学将坚持求新,求严,求实的办学思想,从严管理学校,精炼教学内功,立足全面发展,落实素质教育,以“务实进取强素质,开拓创新树形象,突出优势办特色,全面提高求发展”为办学方针,以“树学校形象,让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