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节约和保护钱塘江河口地区水资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25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为节约和保护钱塘江河口地区水资源.doc

为节约和保护钱塘江河口地区水资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文本浙江省水利厅1袀袈膃蚀薀肃聿虿蚂袆莈虿袄肂莄蚈羇羄芀蚇蚆膀膆蚆蝿羃蒄蚅袁膈莀蚄羃羁芆螃蚃膆膂莀螅罿肈荿羇膅蒇莈蚇肈莃莇蝿芃艿莆袂肆膅莆羄衿蒄莅蚄肄莀蒄螆袇芆蒃袈肂膂蒂薈袅膈蒁螀膁蒆蒁袃羃莂蒀羅腿芈葿蚅羂膄蒈螇膇肀薇衿羀荿薆蕿膆芅薅蚁羈芁薅袃芄膇薄羆肇蒅薃蚅衿莁薂螈肅芇薁袀袈膃蚀薀肃聿虿蚂袆莈虿袄肂莄蚈羇羄芀蚇蚆膀膆蚆蝿羃蒄蚅袁膈莀蚄羃羁芆螃蚃膆膂莀螅罿肈荿羇膅蒇莈蚇肈莃莇蝿芃艿莆袂肆膅莆羄衿蒄莅蚄肄莀蒄螆袇芆蒃袈肂膂蒂薈袅膈蒁螀膁蒆蒁袃羃莂蒀羅腿芈葿蚅羂膄蒈螇膇肀薇衿羀荿薆蕿膆芅薅蚁羈芁薅袃芄膇薄羆肇蒅薃蚅衿莁薂螈肅芇薁袀袈膃蚀薀肃聿虿蚂袆莈虿袄肂莄蚈羇羄芀蚇蚆膀膆蚆蝿羃蒄蚅袁膈莀蚄羃羁芆螃蚃膆膂莀螅罿肈荿羇膅蒇莈蚇肈莃莇蝿芃艿莆袂肆膅莆羄衿蒄莅蚄肄莀蒄螆袇芆蒃袈肂膂蒂薈袅膈蒁螀膁蒆蒁袃羃莂蒀羅腿芈葿蚅羂膄蒈螇膇肀薇衿羀荿薆蕿膆芅薅蚁羈芁薅袃芄膇薄羆肇蒅薃蚅衿莁薂螈肅芇薁袀袈膃蚀薀肃聿虿蚂袆莈虿袄肂莄蚈羇羄芀蚇蚆膀膆蚆蝿羃蒄蚅袁膈莀蚄羃羁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节约和保护钱塘江河口地区水资源,合理有序地开发利用河口水资源,更好地协调各取水户关系,以河口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河口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水资源管理有据可依,特编制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规划文件包括《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文本》(下称规划文本)和《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报告》(下称规划报告)。第二条规划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及《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办法》;《浙江省钱塘江管理条例》。国家、省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第三条本规划对钱塘江河口水资源开发利用、取用水配置制度等项内容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和要求。规划文本经批准后,成为钱塘江河口各项取水工程建设、取水调度管理和有关河口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依据。第四条任何地区、部门、单位和个人未经履行法定程序,无权改变本规划。确需对本规划作变更时,必须经审批机关审查批准。第五条本规划期限为2005年至2020年。第二章规划范围、标准及原则第六条本规划范围为钱塘江闻家堰以下河口区环杭州湾的两岸平原地区及有关的流域,包括浙东地区和浙北地区。其中浙东地区包括萧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文本浙江省水利厅2绍平原、姚江平原、宁奉平原以及舟山本岛;浙北地区指杭嘉湖平原。第七条规划标准城乡生活用水和重要工业用水设计保证率为95%以上;一般工业用水设计保证率为90%;农业灌溉用水设计保证率为90%;河网环境用水设计保证率为80%;河口河道内生态环境用水保证率为97%。第八条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第九条规划原则:坚持节水为先、治污为本、水量和水质并重,在充分利用本地水资源的前提下,不足部分再考虑从钱塘江河口取水。在钱塘江河口水资源的配置中,首先保证杭州城市公共水厂供水,优先满足城乡生活用水的需求,兼顾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协调上下游、左右岸和有关地区之间的利益,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第三章河口径流量第十条钱塘江降雨特性: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mm~2200mm之间,总的分布趋势自西南向东北递减,地形影响较为显著,山区大于丘陵区,丘陵区大于滨海平原区。年际分布不均,丰水年与枯水年的变差幅度较大,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达2~3。第十一条钱塘江径流特性:径流量年内分配不均,年最大连续四个月径流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0%~60%,发生在3月~6月或4月~7月,最大月径流量出现在5月或6月。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易造成连绵阴雨天气,并伴有暴雨,而形成流域性洪涝灾害。若梅雨雨量偏少,又无台风影响,则会发生干旱。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文本浙江省水利厅3第十二条考虑到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耗用水的情况,研究后得出闻家堰断面现状、2010水平年、2020水平年多年平均径流量分别为348亿m3、345亿m3、341亿m3。2020水平年90%保证率干旱年闻家堰断面年径流量为231亿m3。第四章河口水质状况第十三条钱塘江流域现状水质总评价河长1165.8km,2002年Ⅰ类水河段长95.6km,占总评价河长的8.2%;Ⅱ类347.4km,占29.8%;Ⅲ类439.6km,占37.7%;Ⅳ类96.9km,占8.3%;Ⅴ类37.4km,占3.2%;劣Ⅴ类148.9km,占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