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变频器.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国产变频器.doc

国产变频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国产变频器目录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1#1"一、国产变频器概述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2#2"二、国产变频器的发展历程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3#3"三、国产变频器发展的背景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3_1#3_1"3.1、巨大的市场潜力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3_2#3_2"3.2、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3_3#3_3"3.3、市场需求推动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4#4"四、国产变频器的优势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5#5"五、国产变频器的劣势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2276811.htm"\l"6#6"六、国产变频器的发展方向七、国产变频器维修保养方法八、国产变频器的品牌九、国产变频器的价格及市场占有率前言:目前国内、国外变频器在中国销售超过千万的有50种以上。欧美主要品牌主要有:西门子、ABB、施奈德、艾默生(包括CT)、AB、SEW、西威、丹福斯、VACON等等。日系(台湾)品牌有:三菱、富士、安川、台达、松下、三恳、欧姆龙、台安等等。国产的主要品牌有:英威腾、汇川、三晶、森兰、康沃、惠丰、四方变频器等等,其中前三者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从变频器的品质上,可以从性能及连续运行质量上来讲:性能上,可以讲国外品牌明显要高于国产品牌,目前驱动技术的矢量控制可以讲国产品牌都还没有掌握精髓。这取决于驱动技术的平台水准。连续运行特性上,国产品牌表现比其在性能表现上要好些。一、国产变频器概述国产变频器,也可以叫做民族品牌变频器,不是单纯的指某个品牌的变频器,如三晶变频器、台达变频器、英威腾变频器,誉强变频器,而是国内国产变频器誉强YQ3000A7系列企业独立研发、生产、销售的变频器的总称。二、国产变频器的发展历程国产变频器的发展,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期。通过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20世纪80年代,国产变频器开始蹒跚起步。但是,因为当时主要是,仅有成都佳灵等少数几个品牌。第二阶段:发展期:随着国内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为国产变频器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2000年左右,国产变频器得到初步的发展,上海和深圳成为国产变频器发展的前沿阵地,涌现出了像华为变频器、康沃变频器等一批国产变频器,但是,由于部分国产变频器没有解决好产品的高可靠性和服务网络问题,限制了国产变频器的发展速度。第三阶段:成长期。因为智能功率模块的出现与发展,使得变频器企业只要做控制部分电路及主电源回路和外壳就可以生产出成熟的产品,国产变频器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2006年左右,国产变频器迅猛发展,涌现出了大批的国产变频器品牌。三、国产变频器发展的背景3.1、巨大的市场潜力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9万亿元,增长了10.7%,这已是连续第四个年头保持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去年我国的GDP增长了10%,却消耗了世界一次性能源增长的15%,使得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炒作所谓“中国能源威胁论”。有关专家指出,中国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是日本的11.5倍,法国和德国的7.7倍,美国的4倍以上,这表明中国在节能降耗上有巨大的潜力。3.2、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政府已经把节能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中国决心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他说,这些目标是针对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体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现实和长远利益的需要,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3.3、市场需求推动实践证明,技术进步则是节能的最佳途径。采用先进自动化技术将是节能改造的主要技术手段。从上游的石油、煤炭开采、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