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盼易****君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二章 第五节 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5学案:第二章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节中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学习目标明目标、知重点理解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的表现和特征。掌握我国6个灾害区的地域分布、灾种与危害。自然灾害的地域差异【自主学习】1.原因: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2.类型的差异(1)地震灾害:主要发生在东经105°以西、华北及部分沿海地区及岛屿。(2)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大江、大河中下游平原。(3)旱灾:以西北、华北、华南、东北中部和西南的东南部最为严重。(4)海洋灾害:以东海海域最突出,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及岛屿。(5)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特别是在一、二级阶梯和二、三级阶梯的过渡地带。3.危害程度的差异(1)原因:除了受自然灾害活动强度影响外,还与人口和受灾财产等承灾体的类型、价值及其时空分布等密切相关。(2)地域特点:东部省区损失大,中部省区居中,西部省区较小。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危害较轻,但引发的资源、环境破坏效应最为显著。【合作探究】读教材P49“探索”、教材P50图2-5-2和“阅读”,探究下列问题。(1)分析中国受灾人口密度的地区分布特点。(2)分析中国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程度的地域分布特点。原因是什么?(3)西部地区自然灾害的直接危害较轻,但引发的资源、环境破坏效应却最为显著,为什么?提示:(1)中国受灾人口密度的地区分布特点:沿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受灾人口多,西北部人口密度小,受灾人口少。受灾人口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区。(2)从东部向西部损失由大到小。原因是:东部省区人口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大;西部省区人口密度小,经济发展水平低,单位面积上的经济密度小。(3)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核心归纳】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及原因地域分异原因旱灾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涝灾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受夏季风的影响,受夏威夷高压势力的大小、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地震台湾省以及华北、西北、西南地区为多发区台湾省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西南地区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华北、西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带上滑坡、泥石流西南地区为多发区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大斜坡多,降水历时长低温冷害东北地区为多发区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台风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濒临西北太平洋2.我国东西部地区的自然灾害差异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地形湿润、半湿润;平原、丘陵干旱、半干旱;高原、山地土地类型耕地面积大草原广阔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稀少农业部门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主畜牧业经营方式舍饲、半舍饲,高密度养畜靠天养畜主要受灾种类洪涝、干旱、冷冻、风雹雪灾、旱灾、虫灾风险农业灾害风险大牧业灾害风险大灾情表现农作物受灾面积大牲畜掉膘或死亡中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异的总特征及原因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此线东南部自然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面积广;该线西北部,自然灾害种类少,分布比较稀疏。主要原因:(1)由受灾体地域分异控制,我国东南部是人口稠密,农业、城市密集,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域;(2)受灾环境和致灾因子的制约,东南部季风显著,受海洋影响大,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跟踪训练】读我国部分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①—冻融、冰川为主②—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③—沙漠化为主④—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⑤—岩溶、塌陷为主(1)图中灾害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区,青藏高原该种灾害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灾害③分布在________地区,该地区气候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3)图中灾害④分布在,是加剧该灾害的主要原因。(4)图中灾害⑤分布地区是我国________岩广泛分布地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各种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第(1)题,冻融、冰川主要分布在海拔高、气温低的青藏高原和纬度高、气温低的东北北部。第(2)题,我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西北干旱地区。第(3)题,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人类破坏植被是加剧该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第(4)题,岩溶、塌陷主要分布在可溶性岩石即石灰岩广布的地区。答案:(1)东北北部海拔高,气温低(2)西北干旱(3)黄土高原人类破坏植被(4)石灰自然灾害分区【自主学习】1.海洋灾害区:该区包括我国的东部和南部海域。以台风、风暴潮、赤潮等为主的灾害,对我国的海洋渔业、海洋运输、港口以及海洋钻井平台等造成危害。2.东南沿海灾害区:该区包括我国连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