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水循环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王秋****哥哥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7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水循环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第1节水循环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节水循环(建议用时:40分钟)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三大类水循环都必不可少的环节除降水外,还有()A.①B.②C.③D.⑤2.若甲地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则下列水循环环节水量可能增加的是()A.①B.②C.③D.④1.D2.A[第1题,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①为地表径流,②为地下径流,③为下渗,④为降水,⑤为蒸发。水循环三大类型为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不存在下渗(③)和径流(①②),除降水外,三类水循环都存在蒸发(⑤)。故D正确。第2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甲地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减弱,会导致下渗量(③)减少,在降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地下径流(②)减少,地表径流(①)增多。故A正确。]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a→f→h→gB.e→f→h→dC.c→a→b→dD.d→a→b→c4.水循环中的()A.a环节主要动力是季风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D.d环节为水汽的输送3.D4.C[第3题,海陆间的水循环主要由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和径流四个环节组成。第4题,水汽输送的主要动力是大气环流,季风只是其中的一种;大气降水的季节分配与其所处的气候类型有关;地表径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下图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图a)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图b)。读图,完成5~6题。图a建设用地增加比重/%图b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5.材料中某水循环某环节是()A.降水B.蒸发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6.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A.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B.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C.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D.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5.D6.A[第5题,综合分析两图可知,随着建设用地比重增加,水循环某环节水量也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建设用地增加,绿地面积会相应减少,导致下渗量减少、短期内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减少、蒸发量减少;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影响。第6题,流域建设用地增加会使区域内绿地面积、水域面积减少,调节气候功能降低,气候趋于干热;它还会使地表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加重;建设用地一般会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对地表进行覆盖,水土流失问题减轻;工程建设往往会破坏岩层结构,导致地质灾害增多。]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后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完成7~9题。7.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A.蒸发B.降水C.下渗D.地表径流8.该系统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调节城市局地气候B.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C.缩短径流汇聚时间D.减少土壤水分蒸发9.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华北地区D.青藏高原地区7.D8.B9.C[第7题,该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使雨水被收集和利用后难以在地表汇集成径流。第8题,该系统收集和利用雨水,可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第9题,该系统适合在缺水的地区使用,选项所列的四个地区中,缺水最严重的是华北地区。]10.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进陆地水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着水循环的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D[水循环尽管能够使得淡水不断更新,但陆地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①说法错误;水循环影响着降水的分布,降水在地面流动影响地表形态,故水循环对生态环境、气候状况和地表形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②说法正确;人类活动主要影响地表径流,也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影响降水、下渗等环节,但对蒸发、水汽输送等环节基本是影响不到的,③说法错误;水循环可以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使得陆地水不断得到更新,④说法正确。]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我国西部地区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注重开发新水源。一是利用新技术开发水源,在严重干旱地区模拟“人造山脉”,进行人工增雨雪。二是发展集雨工程。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型蓄水工程,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而且还为农田抗旱提供了水源,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材料二水循环示意图(1)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好处主要是什么?(2)水循环各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哪一环节?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的条件有哪些?(3)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哪一环节?目
立即下载
相关文档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4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3节 地球的历史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1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2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水循环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3节 海水的运动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5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水循环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3章 地球上的水 第2节 海水的性质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星级:
6页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4章 地球上的水 第1节 水循环课后训练(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星级:
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