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上传人:一吃****昕靓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2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2章地球上的大气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课时分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建议用时:40分钟)现代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但地球早期大气的成分却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很少,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1.现代大气中的氧气,其主要来源一般认为是()A.二氧化碳被微生物分解B.生物分解有机物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火山喷发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③臭氧可以大量吸收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④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C2.C[第1题,一般认为,现代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题,臭氧吸收的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波长更短的太阳紫外线被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吸收。]读大气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3.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60℃4.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C.①层大气与人类关系最密切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3.D4.C[第3题,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运动状况等特征,大气自下而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平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20km处气压值约为80,而近地面约为1000不是一半的关系。第4题,对流层厚度与纬度呈负相关;平流层升温是因为臭氧吸收紫外线;平流层天气晴朗,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航空飞行。]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据此,回答5~6题。5.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6.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A.①B.②C.③D.④5.B6.D[第5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必须明确对流层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由①图可知,在6000米、3000米、地面的气温分别为-35℃、-14℃、18℃。计算气温垂直递减率在3000米以下为1.1℃,高于0.6℃。在3000~6000米为0.7℃,高于0.6℃,故B项正确。第6题,对流层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要使飞机平稳飞行,必须使气流平稳。读图计算比较:①图5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而实际气温约为-30℃;②图5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5℃,而实际气温约为-20℃;③图5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10℃,而实际气温约为-25℃;④图5000米高空气温理论值应为-20℃,实际气温也约为-20℃,故①②③对流旺盛,不利于飞机飞行。]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如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据此,完成7~8题。7.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增加而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A.一直递减B.一直递增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8.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在()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电离层7.D8.A[第7题,从图中看到该气球所在高度约为100km,处于高层大气中,所以该探空气球飞越了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变化符合D项。第8题,大气圈质量的3/4集中在对流层,对流层以上云雨绝迹,故几乎所有的水汽和固体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地球大气中进行着各种不同的物理过程,产生着高天流云、风霜雨雪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运用所学知识,回答9~10题。9.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不包括()A.上冷下热B.水汽、杂质含量多C.对流旺盛D.二氧化碳含量多10.“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A.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B.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C.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D.对流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对太阳辐射的吸收9.D10.A[第9题,云雨现象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原因包括上冷下热,易发生对流现象,A包括;水汽、杂质含量多,凝结核多,B包括;对流旺盛,水汽上升过程中易凝结成雨,C包括;与二氧化碳含量多无关,D不包括。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