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生物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猫巷****松臣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生物教学计划.docx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生物教学计划.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生物教学计划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生物教学计划1:一、学生基本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科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兴趣,它们的理解能力、获得信息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其学习习惯、态度、方法也有大幅度进步,基本上适应该学期的知识内容多、难度大的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也是形成两极分化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关注后进生至关重要。二、教材内容本册内容是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人》,分七章。包括1、人体从生物圈中吸取营养物质,满足自身对物质和能量的要求;2、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获得氧气;3、这些物质需要循环系统输送到身体各处;4、人体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废物也需要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排出体外;5、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6、有关免疫和传染病等的卫生保健知识。7、正确认识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更好地保护地球——我们的家园。通过本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基本结构及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并意识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培养良好的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态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同上册相比,明显加大了科学探究的力度,在实施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开放性,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三、教学措施1、进一步熟练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进一步做好当堂训练。2、把好质量关,争取堂堂清、节节清、章章清;单元检测人人过关。四、教研课题:如何进一步搞好各个班的“堂堂清”?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生物教学计划2:一、指导思想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教学任务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三、学生情况分析: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四、教学总目标要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下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一)知识目标1、比较区别神创论、自然发生论、生生论、宇宙生命论和化学进化论等有关生命起源的几种主要观点;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3、初识植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植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4、通过认识动物系统进化树,了解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对某些动物进行分类”等各种活动,认识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认识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认识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的常见种类和特征。5、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理解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及其关系,了解保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意义。6、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发酵技术制作一种传统食品。体会生物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与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二)能力目标1、简单评述科学家通过实验否定自然发生学说的过程;描述多数学者公认的化学进化的大体过程。2、、通过品尝酸奶,引出身边的发酵技术。3、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活动,提高观察能力、比较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参与“将下列动物进行分类”、“观察昆虫标本”等学习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6、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7、通过对具体实例和统计数字的分析与讨论,了解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和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认识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意义。8、通过查询有关资料,了解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