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小学 2009 学年第二学期 六 年级 数学 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兰陵小学 2009 学年第二学期 六 年级 数学 教学计划.doc

兰陵小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兰陵小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百分数的应用使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含有百分数的式题,初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经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使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含有百分数的式题,初步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经历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活动,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11课时百分数的应用、掌握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教学挂图、实物投影电脑课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圆柱和圆锥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能解决与圆柱表面积以及圆柱和圆锥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简单的判断、推理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11课时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教学挂图、学具,实物投影电脑课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现代教学手段运用比例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使学生结合实例,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能看懂线段比例尺,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使学生在认识比例、应用比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7课时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作用,会求平面图的比例尺。教学难点: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挂图、学具,实物投影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现代教学手段运用确定位置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使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积极参与观察、测量、画图、交流等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4课时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能根据给定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或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教学挂图、实物投影电脑课件教学内容教学要求课时安排教学重点难点现代教学手段运用正比例和反比例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和反比例。2.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3.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课时教学重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