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ppt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第一节均衡产出第二节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一、消费函数费,它随着国民收入增加而引起的消费,是国民收入的递增函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0﹤β﹤1,它表示人们把收入中的多少部分用于消费。)2、消费倾向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1)平均消费倾向(APC,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在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APC=C/Y(2)边际消费倾向(MPC,MarginalPropensitytoConsume):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MPC=▽C/▽Y或dC/dY3、线形消费函数的几何图形:总结: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特点:(1)消费是现期收入(可支配收入)的函数,随收入增减而增减。(2)0﹤MPC﹤1APC﹥MPC(3)APC随收入的增加而降低,即使MPC不变也是如此。二、储蓄函数2、储蓄倾向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可分为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1)平均储蓄倾向(APS,AveragePropensitytoSave):在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APS=S/Y(2)边际储蓄倾向(MPS,MarginalPropensitytoSave):在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储蓄部分的比率。MPS=▽S/▽Y或dS/dYY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证明:Y=C+S▽Y=▽C+▽S(▽C/▽Y)+(▽S/▽Y)=1MPC+MPS=1四、家庭消费函数与社会消费函数五、消费理论六、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七、投资函数:是指厂商的投资和决定投资的变量之间的关系。I=IO两部门中决定国民收入的产品市场均衡模型:Y=AD………….①AD=C+I……….②C=a+βY………③I=IO…….……………④第四节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和变动一、均衡国民收入第一、它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国民收入。第二、它是一种稳定的国民收入水平。I(实际投资)=I0(意愿投资、计划投资)+▽inv(非意愿投资、非计划投资)在国民收入核算中AD=C+I=C+(I0+▽inv)在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中AD=C+I0二、使用消费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法)1.用数学方程式求解:C=a+βY…①AD=C+I…②得:Y=[1/(1-β)]×(a+IO)2.用图形显示Y三、使用储蓄函数决定国民收入(投资-储蓄法)1.数学方程式求解:I=S……①S=–a+(1-β)Y….②得:Y=[1/(1-β)]×(a+IO)2.几何图形显示:Y总之,在两部门经济中,影响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因素有:计划投资IO、自发消费a、自发储蓄-a、边际消费倾向β、边际储蓄倾向1-β。其中,均衡国民收入与计划投资IO、自发消费a、边际消费倾向β是同方向变动;与自发储蓄-a、边际储蓄倾向1-β是反方向变动。第五节乘数论例:C=100+0.75YI1=50,当投资I2=70时,求均衡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解:∵K=1/(1-β)=1/(1-1.75)=4▽Y=K×▽I=4×20=80为什么?∵▽Y1=20▽Y2=20×0.75=15▽Y3=15×0.75=11.25▽Y4=11.25×0.75=8.44…………..则▽Y=▽Y1+▽Y2+▽Y3++▽Y4………=▽I+β×▽I+β2×▽I+β3×▽I+β4×▽I+……..βn-1×▽I….①将上式两边同乘以β,得▽Y×β=▽I×β+β2×▽I+β3×▽I+β4×▽I+β5×▽I+……..βn×▽I…②由①-②可得:(1-β)×▽Y=(1-βn)×▽I▽Y/▽I=(1-βn)/(1-β)K=(1-βn)/(1-β)由于β﹤1则n→∞时,βn→0所以K=1/(1-β)资本品部门生产扩大、就业增加和收入增加▽Y1=▽I二、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1、消费和收入的关系在相当长时期内必须稳定。如果出现MPC=0的情况,乘数将为1,其作用就无法显示。2、在社会上必须有闲置的可以被利用的劳动力(包括熟练劳动力),否则,投资增加后并不能使产量和收入增加。3、社会上必须有相当数量的存货(包括资本品与消费品)可以被利用,投资的乘数作用,才能得到发挥。4、需求不能流出。三、节俭悖论传统经济学认为节俭是增加储蓄,是美德;消费是浪费,是“罪恶”。凯恩斯经济学的观点与之相反。第六节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例:C=160+0.75YdT=80I=100G=200TR=20求均衡国民收入在变动税制下,T=T0+tY(0﹤t﹤1)Yd=Y-T+TR=Y-T0–tY+TR则Y={1/[1-β(1-t)]}×(a-βT0+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