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375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10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第10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何谓“简单”?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二、潜在国民收入与均衡国民收入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充分就业时的国民收入。(充分就业可以理解为各种资源被充分的、可持续利用时的一种状态,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是完全就业。)均衡国民收入(EquilibriumOutput)是指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均衡时的国民收入。也叫均衡收入或均衡产出。注意:均衡国民收入可能大于、等于和小于潜在国民收入。三、几个假设条件潜在国民收入水平是不变的,即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水平上既定。各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总供给可以适应总需求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说不考虑总供给对国民收入决定的影响。价格水平是既定的。凯恩斯定律: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这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上面的两个假定,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时将给予放弃,因为那时将用总供给方面来补充总需求理论,从供求两方面讨论国民收入的决定。利息率水平既定,即不考虑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投资水平既定,即在总需求中只考虑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投资是自主的(自发的),不随利率和国民收入的变动。不考虑汇率对进口的影响。折旧和公司未分配利润为零。从而企业储蓄等于零,于是全部私人部门的储蓄就可以等于个人储蓄。四、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社会总产出或国民收入决定于社会总支出。y=AE,AE=c+iy——产出或国民收入c+i——计划消费与计划投资AEAEUI(UnintendedInvestment):非意愿存货投资。如果UI大于零,企业则要削减生产。反之,企业会扩大生产。AE(总支出)=y(总收入)AE=c(计划消费)+i(计划投资)y=c(计划消费)+s(计划储蓄)i=s计划投资=计划储蓄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i,s以上两种方法,其实是从同一种关系中引申出来的,无论使用哪一种方法,求得的均衡收入均一样。一、凯恩斯绝对收入消费理论(AbsoluteIncomeHypothesis)1、消费函数(1)影响消费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影响各个家户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状况、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等。古典学派的理论认为,利率上升会增加储蓄、抑制消费,因而消费与利率有关,但凯恩斯认为,这些因素中起决定意义的是家户收入。(2)消费函数(ConsumptionFunction):以c表示消费水平,y表示国民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可用函数形式c=c(y)来表示,这一函数即称为消费函数,它表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随着增加。它也称为消费倾向。消费函数理论最早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他确定了消费支出与收入之间的关系,把收入作为影响消费支出最重要的因素,这是一大贡献。(3)边际消费倾向(4)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5)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PropensitytoConsume)它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注意几点:APC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APC的几何意义;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6)消费曲线:表示消费与收入关系的一条曲线cB点左方,表示消费大于收入;B点右方,表示消费小于收入。MPC递减:随着消费曲线向右延伸,这条曲线和45。曲线的距离越来越大,表示消费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APC也递减APC始终大于MPC(为什么?)运用边际量与平均量的关系判断线性消费函数曲线在不考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作用的条件下(即边际消费倾向为一常数),则消费函数可用下列方程表示:c=+yd(>0,>0)其中:——必不可少的自发消费(AutonomousConsumption):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不变的边际消费倾向,yd——引致消费(InducedConsumption):随收入变动而变动的消费。c当消费与收入之间呈线性关系时,消费曲线就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消费曲线上每一点斜率均相等,并且大于0而小于1从图中可知,APC>MPC,但随着收入的增加,APC逐渐趋近于MPC2、储蓄函数MPS一般为正值(不可能为负,依定义。),但小于1,即0<MPS<1,不过随着收入的增加,MPS呈现递增趋势。几何意义?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