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莆田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要点.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2年莆田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要点.doc

2012年莆田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要点.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2年莆田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要点一、工作思路2012年是我市发展的关键一年,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现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目标任务,按照省住建厅“四抓”(抓规划、抓设计、抓标准、抓质量)、三新(建设新城、新村、新面貌)”要求,以“三化”(标准化、信息化、集约化)为抓手,继续打好“五大战役”,实现“点”、“线”、“面”攻坚突破。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重点,加大检查力度,深化三个专项治理,推动建筑施工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为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莆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创造安定稳定的环境。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强化和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意识和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和监管体系,确保完成省厅、市政府下达给我局的2012年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责任控制目标和工作任务。控制指标是:(1)杜绝发生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基本杜绝发生一次死亡3人及以上建筑施工企业较大生产安全事故。(2)全市建筑施工死亡总人数控制在2人以内。(3)不发生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工程质量事故,控制发生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工程质量事故;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质量100%合格,并争创优质工程;(4)全面推行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标准化,力争100%达标,同时创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工地不少于20个,创建市级文明标准化示范工地不少于在建工程项目总数的15%。加快推进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达标,一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达到“合格”标准的比率不低于85%;二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一级建筑施工专业承包企业不低于75%;三级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和二级建筑施工专业承包企业不低于70%;其他建筑施工企业不低于60%。(5)积极开展创建优质工程活动,全市力争5个项目获“闽江杯”。三、工作措施(一)落实责任,强化动态监管1、坚持目标责任管理。健全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体系和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分解落实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与各县区建设主管部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制。严格目标责任制跟踪考核,每季度召开质量安全生产形势分析会,研究解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定期和不定期通报行业安全生产情况。2、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健全“业主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促进工程参建各方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规范建设单位质量行为,保障合理工期和造价,对于管理力量薄弱的建设单位,应实行项目代建制。开展项目监理机构考评,强化总监负责制和履职能力,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把关,促进监理工作水平提高。发挥社会监督力量,竣工验收合格工程设置永久性标牌,载明工程质量各方责任主体名称及主要责任人姓名,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加强政府部门监督,强化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动态监管,对违规的责任主体以记分形式严格试行动态考核管理,并与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及评先评优联动,促进责任主体履行职责。3、深化层级指导和监督管理。转变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方式,实行服务-监督-管理模式,加强市对县区的服务指导,推动工作落实。加大巡查检查、明查暗访力度,强化乡镇政府在工程质量安全方面检查职责,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预拌砼企业、标准化工地等随机检查、抽查并通报结果。(二)依托“三网”,推进“三化”建设1、完善“三网”推动企业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动态系统和检测信息监管系统,推进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系统建设,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加强施工全过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充分利用“三网”信息资源,推动企业质量安全信息化管理。2、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依托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安全生产、安全技术、设备和设施、企业市场行为和施工现场安全的标准化管理,固化工作标准。加强对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切实发挥标准的规范、约束和导向作用,逐步规范行为,提升管理水平。3、推进集约化生产。推行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拆维保“一体化”以及外脚手架和模板等周转材料租赁安装“一体化”模式,提升专业化水平。探索运用先进的建造模式,改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应用工厂化制造、机械化施工推进建筑工业化进程,转变建筑施工生产方式,提高技术装备率和劳动生产率,缓解劳务市场矛盾。(三)守住安全“保底线”,遏制群死群伤事故1、继续推行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健全标准化监督管理机制,按照建筑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施方案,以对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的综合评价为手段,施工企业方面,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落实企业自评、属地考评和层级考评相结合的考评机制,按照《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规定的五个方面进行考核,努力提高企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