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群落的结构与群落演替.ppt
上传人:文光****iu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7版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群落的结构与群落演替.ppt

2017版高考生物(江苏专用)一轮复习课件:第30讲群落的结构与群落演替.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0讲群落的结构与群落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5年11考)2.连线群落的种间关系3.群落的空间结构③意义: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等环境资源的能力。(2)B图为群落的结构①表现:水平方向上常呈分布。②决定因素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以上内容主要源自教材必修3P71~75,考查角度侧重群落的结构,准确界定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及群落水平结构与成因是解题关键。2.(必修3P72资料分析改编)生态学家高斯为研究三种草履虫的种间关系完成如下实验,其中尾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好氧细菌,大草履虫的食物主要是酵母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a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呈现捕食关系B.图a显示双小核草履虫和尾草履虫混合培养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C.图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在试管上部和下部的草履虫分别是尾草履虫、大草履虫D.图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图a显示两种草履虫间呈现竞争关系,混合培养时对尾草履虫不利;图b中尾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后体现了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即垂直结构。答案C[跟进题组]解析稻田中青蛙增加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项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项错误。答案A2.下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直接的能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1)寄生与腐生的区别:寄生是从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腐生是从死的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2)在竞争的营养关系图中,双方争夺的对象可以是生物,也可以是非生物。双方竞争可存在如下两种结果:①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不同,竞争的结果如图一所示。②两种生物的生存能力相同,竞争的结果如图二所示。③二者在空间、食性、活动时间上发生变化,出现差异,逐渐减少竞争。(3)两种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大,竞争越激烈。(4)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判断:其一,依两条曲线的关系,捕食者随着被捕食者的变化而变化,如图中a先达到最多,b随后才达到最多,即曲线b随着曲线a的变化而变化,故b捕食a。其二,依最多个体数,被捕食者的个体数通常多于捕食者,故由图中a的最大个体数多于b的,也可推出b捕食a。题组二群落结构的辨析4.(多选)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解析该图中的所有植物并不能构成生物群落,还缺少了动物和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为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地形、湿度和盐碱度是影响群落水平分布的主要因素;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和动物都有分层现象。答案CD群落的结构类型考点二群落的演替(5年12考)3.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4.群落演替的特征1.高考重组判断正误以上内容主要源自人教版必修3P78~81,考查角度侧重群落演替的类型确认,两类群落演替的过程、特点等。2.(必修3P82基础题T4改编)一个湖泊生物群落经一系列演替后,可以变成森林生物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先有哪个阶段()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1所示,图2表示两种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解读如下](1)针对图1①你能否将图示演替过程予以正确排序?②该演替与火山喷发所在地的演替是否属同种类型?请具体指明。③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有何变化?预计食物网复杂化程度会如何变化?提示①图中正确演替进程为丁→甲→丙→乙。②该演替过程为次生演替,它不同于火山喷发处的初生演替(两者的初始植被条件不同)。③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步提高,食物网趋向于复杂化。(2)针对图2①图中甲、乙分别属于哪种演替类型?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②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宜用哪条曲线表示?③哪种演替速度更快、历时更短?提示①由于甲曲线群落演替起点的物种多样性为零,因此甲应属初生演替,乙曲线存在起始物种,故应属次生演替。②火灾后森林的演替应为次生演替,与甲曲线相同。③次生演替速度更快,时间更短。[跟进题组]解析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A正确;从“弃耕的农田→草原→灌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因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B正确;森林火灾后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正确;在环境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演替才向群落结构复杂、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方向进行,D错误。答案D2.(2014·课标Ⅰ)请回答关于群落演替的问题:(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