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检测: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i****m7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检测: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综合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检测: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单元综合检测(三)(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国家赋税的征收和徭役的征发主要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这种方式()A.奠定了地方分裂的物质基础B.减轻了农民负担C.有效地保障了国家财政收入D.缓和了阶级矛盾解析:选A。根据材料“依靠地方众多的宗主进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依靠宗主征收赋税与徭役会导致地方截留中央的财政,促使地方财力上升,导致地方分裂势力增强,故A项正确。B项,由于地方宗主具有征税权,这会导致横征暴敛,加重农民负担,排除。C项,材料中措施明显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的减少,排除。D项,该措施明显会导致宗主和农民的矛盾激化,排除。2.北魏孝文帝在太和九年(485年)规定:男子15岁以上,授种粟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这一规定()A.限制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B.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C.前提是国家控制大量荒地D.土地所有制形式为私有制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讲的是均田制的推行,国家将其控制的大量荒地按人口数分给小农耕作,故选C项。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家庭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的说法错误,排除;结合史实可知,土地兼并问题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存在,故B项的说法错误,排除;均田制下土地为国家所有,D项的说法错误,排除。3.著名学者宿白认为:“北魏的汉化并不是简单地恢复或摹拟汉魏制度,而是加入了新因素后的一次发展。”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有()A.削弱世家大族,建军功爵制B.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C.打击官场腐败,实行科举制D.实行方田均税法,抑制兼并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政权对汉魏制度的发展主要是实行三长制,强化基层控制,故B项正确;A项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排除;科举制是隋朝时出现的,排除C项;D项是宋朝王安石变法的内容,排除D项。4.《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语B.提倡官员说汉语而不说鲜卑语C.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语的官员D.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解析:选C。由材料“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孝文帝为了推行语言的汉化采取了非常严厉的举措,但是其举措中也有弹性的一面,只对30岁以下的官员才会采取罢免的措施,故选C项。由材料“诏断北语,一从正音”可知,孝文帝提倡官员说汉语而不说鲜卑语,并且通过诏令这种行政手段强力予以推行,排除A、B项;由材料“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可知,30岁以下的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排除D项。5.下图为魏晋墓室壁画描绘的汉族士人食用烤肉串的情景。这可以直接反映()A.胡族生活习俗同化汉族B.汉族官僚制度改变胡族C.北方少数民族迅速汉化D.汉族生产技能影响胡人解析:选A。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族的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材料“汉族士人食用烤肉串”说明汉族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影响,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官僚体制问题,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方少数民族汉化问题,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汉族生产技能影响胡人的信息,排除D项。6.以下图片内容揭示当时的历史特点是()A.国家分裂B.民族交融C.佛教盛行D.文化差异解析:选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分别为胡汉服饰相融的北魏文官俑及魏晋时期汉人烤串饮食风俗,两者均体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故B项正确。A项,题干无法体现国家分裂特点,排除。C项,图片未体现佛教相关信息,排除。D项,图片强调的是文化的融合并非文化的差异,排除。7.孝文帝改革的实质是()A.少数民族领袖实施的封建化改革B.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C.挽救民族危亡的自救运动D.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解析:选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是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他改革的目的是加强鲜卑人的统治,因此他实施的改革就是鲜卑族的封建化改革,故A项正确;当时南北朝对峙,不存在争霸战争,故B项错误;当时北魏强盛,故C项错误;当时尚未产生资本主义经济,故D项错误。8.有学者认为,北魏衰落源于孝文帝“深慕华风,锐意模仿改革”,使鲜卑族“消灭雄武之风”。吕思勉则认为,“读史的人都说他是失策……然而不如此,难道想永远凭藉武力和汉族相持么?总而言之,以塞外游牧的民族,侵入中国,其结果和汉族同化而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争论表明()A.二者的认识背离历史事实B.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本质C.历史解释具有较大随意性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