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药炮制学教学体会.docx
上传人:含平****ng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浅谈中药炮制学教学体会.docx

浅谈中药炮制学教学体会.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浅谈中药炮制学教学体会【摘要】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阐述了中药炮制学教学中重视教学相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实验效果的提高等重要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质量的目的。【关键词】中药炮制学教学改革教学相长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的炮制方法、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发展方向的科学,是中药类专业的重点专业课程之一。中药炮制是中药传统制药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核心,是最值得加以保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这赋予了中药炮制学极其重要的历史使命。基于中药炮制学的学科性质以及中药炮制的特点,在遵循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特点的基础上,我们通过教改立项研究中药炮制学的教学方法,同时探索和建立符合中药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质量。1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在世界教育史上,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在《学记》中提到教学相长的教学原则,他指出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在中药炮制学的教学中,教与学往往处于孤立的状态,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上课内容单调枯燥。学生一般都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听”的地位。气氛沉闷,学生无兴趣听,教师无激情讲,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几乎成了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教师不了解学生想学什么,而学生认为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想了解传统讲授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新世纪需要的是复合创新型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的庸才。现代教育质量观不仅注重人才的知识储备,更重视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高。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有知识是有能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能力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知识和能力升华固化而体现为素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是目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仅仅传授知识显然是不够的,不应忽视学生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教师一定要提高教学改革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教改氛围,改革教学方法,将能力培养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人才。如我们在中药炮制教学实践中,增加药学论文的撰写这部分内容的讲授,然后要求学生按自选或指选的题目进行综述写作,综述完成后教师对其进行评价,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论文的撰写能力方面有了质的提高。这种模式使学生在文献的检索、资料的积累、论文的撰写技巧、语言表达和多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等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使他们的多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3重视启发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目前中药炮制学教学中,所谓的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说出上半部分答案,略作停顿,“启发”学生按着教师的思路走。这是“诱导”,不是引导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是诱导学生向教师早已设好的条条框框的套子里钻,把学生培养成教师教学方式的“套中人”。这种教学模式,漠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久而久之,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必然给学生带来沉重的负荷,其结果往往导致学业成绩下降,产生“厌学”的情绪。我国教育学家孔子首创的启发式教学,对当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这种教学模式对当今的中药炮制教学也有借鉴和启示的作用。它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多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实现从“授人以鱼”向“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向转变。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引导者、激励者、启发者,而不再是灌填者。我们在讲授中药炮制目的内容时,穿插了一个雷公首次采用炮制法降低乌头毒性的故事,故事大意是雷公无意中把剧毒的乌头掉到了朋友的豆腐缸中,经过浸泡后的乌头毒性大大降低。故事中并没有提及浸泡过乌头的豆腐的安全性问题,但确实存在豆腐服用后的安全性的问题,因此我们在讲述完故事后,让同学们根据乌头的炮制原理分析豆腐食用后会不会存在危险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4重视教学内容的选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了兴趣很难将课程学好。因此,在中药炮制学的课堂讲授过程中要充分注意提高学生对中药炮制课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加一些有趣的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在讲授某些中药时穿插一些关于该味药的炮制故事、典故及谜语,改变过去枯燥呆板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如在讲述半夏时,插入关于南方某官员吃鹧鸪中半夏毒以及中毒后解毒的故事,其解毒的方法与我们炮制中所采用的解毒辅料是一样的,使课堂的教学变得栩栩如生;在讲授乌头时,插入《满城尽带黄金甲》中乌头是引起王后造反的导火索;古代以乌头为主药作麻醉剂等等,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昂然。教师的职责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我们经常告诫学生,知识是活的,不是死的;知识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