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文库****品店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9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学设计.pdf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学设计.pdf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学设计文本分析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文章情景交融,描绘了一幅如诗、如梦、如世外桃源般的画卷: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村头,走过大道和小路,走过小溪和水塘,走过溪岸和拱桥,走过果园和菜地……虫鸣、鸟飞、溪流、人语,一切的一切无不充盈着欢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教学本篇课文,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朗读与想象相结合,透过文字想象画面,感受画面的境界,体会画面中蕴含的情感,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本文的语言精妙、别致,富有诗意,教学中还需着力引导学生加以品味,学会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品析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鹅、卵、俗”等7个生字,会写“淘、牵、填”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背诵第4自然段。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体会散文的韵味;理解课文容,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激发热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1.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2.调动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可修编.--教学难点1.充分调动生活体验,发挥想象,让画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让情感在阅读中体悟、升华。2.抓住关键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鹅、卵、俗”等7个生字,会写“淘、牵、填”等13个生字。2.通过多种途径,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摘抄、积累文中优美、生动的词语。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容。教学重点1.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学会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2.朗读并背诵课文,在读中初步感知课文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可修编.--1.展示课件月夜图,并配以舒缓的音乐,引导学生设想自己处于那样的意境中。导语:秋天一个曼妙的月夜,一个小朋友和妈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那夜的月色多好啊!妈妈讲的故事多动听啊!小朋友被深深地醉了。同学们,你们有过和亲人在月下漫步、闲聊的经历吗?当时你的心有怎样的感受?回忆当时的情境,和同学分享你童年的乐趣吧!2.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和家人在月光下的趣事。生1:我小时候,每到夏天的夜晚,我都会和妈妈坐在阳台上欣赏明媚的月色。妈妈给我讲她小时候在乡下和伙伴们在田野捉蛐蛐的趣事,让我感到特别快乐。生2:有月亮的夜晚,我有时会和爸爸去广场上散步。我们对着明月吟诵诗词,爸爸丰富的诗词积累真是让我惊叹不已。3.教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小结:看来,同学们在月光下的趣事真不少啊!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满满的回忆走进课文,和作者一起体会童年的无限乐趣吧!4.教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板书:走月亮)明确: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的传统民俗之一。中秋夜,妇女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举行文艺活动。课文以此为题,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容。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介绍作者及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多媒体出示与有关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感受的美丽风光。吴然原名吴兴然。1946年生,宣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1973年在《日报》发表他的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可修编.--《海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的创作,出版有《歌溪》《天使的花房》《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唱》《樱花信》《铁门与锁》等。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等多项大奖。洱海位于郊区,为省第二大淡水湖。洱海是“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洱海月”之所在。据说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旖旎风光的风景区。点苍山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它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的对照。山顶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人称“苍山雪”。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风花雪月”之最。2.学生听音频朗读,学习朗读的技巧,注意朗读中语气、节奏的变化。3.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4.教师检测学生的字词预习情况。(1)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