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古诗赏析复习.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初三语文古诗赏析复习.doc

初三语文古诗赏析复习.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三语文古诗赏析复习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主要内容及情感这首诗写秋天大海的壮丽景象,山岛的盎然生机,气象壮阔.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和豪迈的雄心壮志,显示了他的博大胸襟和气吞山河的气概.2.艺术特色(1)虚实结合.全诗紧扣"观",前6句是实写,后4句是虚写.(2)情景交融.眼前的景与心中的情有机融合在一起了.(3)夸张和想像的手法.3.名句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用想像和夸张的手法,给我们以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仿佛与诗人一起欣赏这宏伟的景观: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太阳,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及其博大深广,吞吐日月,包孕群星的宏伟气魄.展示了大海雄浑开阔的气势,吞吐宇宙的襟怀.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体现,抒发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和立志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4.词语理解临:来到.这里指登临,登上的意思.丰:茂密,茂盛.茂:草木繁盛.灿烂:光彩鲜明耀眼的样子.萧瑟:形容树木被秋风吹拂的声音,拟声词.若:好像.幸:庆幸.至:极点::行:运行,这里指日月的升落.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主要内容及情感.1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清晨在江面上的所见所感,抒写了诗人思乡之愁.2.艺术特色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中对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虽然末句写了旅途中的乡思,却没有一点凄凉之情.3.名句赏析(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吐露春意.时序的交替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槟?(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4.词语理解.次:旅途寄居.客路:旅途.旧年:过去的一年.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主要内容及情感.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这首诗不但描绘了西湖旖旎骀荡的春光,以及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而且将诗人本身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中的心态合盘托出,使人在欣赏了西湖的醉人风光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深深地被作者那对春天,对生命的满腔热情所感染和打动了.2.艺术特色本诗是写早春景色,是一首写景诗;本诗的线索:游人的游踪;本诗进行景物描写的方法:(1)在行进途中展开景物描写.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2)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进行景物描写.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水面初平,早莺,新燕,乱花,浅草)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渐"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境的.3.名句赏析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乳燕啄新泥.乱花渐欲迷人眼,野草才能没马蹄."几处,是好几处,甚至也可以是多处的意思.用"早"来形容黄莺,体现了白居易对这些充满生机的小生命的由衷的喜爱:树上的黄莺一大早就忙着抢占最先见到阳光的"暖树",生怕一会儿就会赶不上了.一个"争"字,让人感到春光的难得与宝贵.用一个"啄"字,来描写燕子那忙碌而兴奋的神情,似乎把小燕子也写活了.这两句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乱花渐欲迷人眼"一句是驻足细看,而"浅草才能没马蹄",则已经是骑马踏青了,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的西子湖畔,与二三友人,信马由缰,自由自在地游山逛景,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