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学校以校园文化为支点(1).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特色学校以校园文化为支点(1).doc

特色学校以校园文化为支点(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特色学校以校园文化为支点——黄陂区祁家湾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实践龚文阶沈作勤学校特色是公众对校园文化的一种印象和评价,是弥散在校园环境中且凝聚在人身上的一种“气质”。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活力与灵魂,它体现了一个学校的风采,建设得好能丰富学校特色品牌的内涵,能成为素质教育的能量库,能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为了更好地彰显学校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学校将站在文化立校的高度,以文化建设为支点,优化育人环境,强化特色文化的再生和重建,倾力打造师生共同栖息的精神家园、自主学园和兴趣乐园。一、特色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战略支点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的文化建设,是衡量学校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学校品位、塑造学校形象、寻求特色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和战略支点。庄子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学校的文化积淀越深厚,内涵就越丰富,特色就越鲜明。“没有文化的校园是荒芜的校园,没有文化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地域文化的教育魅力》《黄陂教育》2012第一期)。保存文化、维持文化生存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中国文化教育专家郑金洲教授在《文化传播与教育》中说:在不少人看来,保存文化的唯一方式就是传授这种文化。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是个人从所属社会中得到的东西的总和,而不是单靠个人的创造得到的,作为过去的遗产,它只能由教育加以继承。在我国,学校主要是充当文化机构,向下一代传递一系列复杂的态度、价值观、行为和期望,从而使下一代继承了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现象的文化。文化是一种累积的东西,它是由传递而普遍遗留下去的。教育通过发挥其传递的功能,使文化得到了再生和继承,并使自身成为文化的工具和材料,也因此成为文化存在的原因。由此可见,文化与教育是层层相因、袭袭相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教育。如果抽去了文化,教育就不仅失却其内容,而且会失却其作用,教育就无从谈起。同样,抛却了教育,文化就成了漂浮之物,无由存在和发展。这样看来,当下我们创建特色学校,要从《纲要》对教育的引领出发,从特色学校的目标出发,努力发掘学校的文化积淀,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选项。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符合学校特色的主题我们知道,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在于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尤其是一种精神文化,而这种精神文化,有的表现为系统的办学理念,有的通过校训、校风、校歌来体现,还有的通过办学目标,培养目标以及教风、学风来展示。我们学校文化建设主题确定为“自主教育、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办学理念是:“用六年影响一生,让童年奠基未来”;办学思想是“以生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特色是“自主教育、快乐成长”;办学目标是“环境美、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培养目标是“独立自主,快乐健康,全面发展”;教风是“敬业、爱生、崇实、善教”;学风是“自主、乐学、求真、尚美”。三、校园文化构建的基本内容与解读一般地说,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可分类为: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的内容是:校园精神,学校理念文化,学校制度文化与规划,以及由这些文化共同融合而形成的文化场。校园物质文化所包含的内容有:校舍建设文化,校园景点文化,楼道走廊文化,功能室警示文化,班级文化,课堂教学文化,师生活动文化,校园服饰文化以及由这些文化共同形成的文化特征。而且,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支撑的。往往,精神文化以物质文化为载体,物质文化以精神文化为内涵,它们共同组成文化的符号,表达文化的意蕴。结合以上说明,我们对祁家湾小学的文化建设的设计和理解是: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的明天。以生为本,全面育人,学校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宽松、快乐的氛围中自主教育,健康、幸福、快乐地成长。让学生在自主教育中,为生活准备,为成人准备,为未来准备。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师生,让教育教学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办学思想:以生为本,和谐发展。以生为本:是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只有以生为本才能实现学校可持续性发展。以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让学生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让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让校园、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谐发展: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做到整体优化。办学理念:用六年影响一生,让童年奠基未来。用完整的现代教育,让教育回归儿童世界,把属于儿童的生活、童年的幸福、快乐还给他们,让小学六年为儿童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办学目标:环境优、师资强、质量高、有特色。环境优:1、校园、操场规划合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