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月考试题第10周含解析.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1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月考试题第10周含解析.doc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最新高二历史下学期半月考试题第10周含解析.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23-2019届高二班级第十周半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1.北魏均田制对部曲(家仆)、奴婢均有授田的规定。在唐代的授田对象中,添加了列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这反映出唐代A.门阀士族的衰落B.重农抑商政策的调适C.人地冲突的缓解D.底层民众生存环境恶化【答案】A【解析】部曲、奴婢属于门阀士族的下人,而取消了对部曲、奴婢的授田也就说明了门阀士族的衰落,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仍在强化而非调适,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在唐代人地冲突并未缓解,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添加了列杂户、官户、工商业者的授田说明了底层民众生存环境是有所改善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农耕区域年人均耕田数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南方农耕区23小亩1.37石32石中原农耕区30小亩1.5石45石东南屯垦区74小亩0.4石29石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进展B.东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C.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地理环境打算农业生产水平【答案】C【解析】据材料表格数据可知,中原农耕区的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最高,这说明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故C选项正确;虽然南方农耕区年人均耕田数最少,但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居中,不能说明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进展,故A选项错误;东南屯垦区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最低,故B选项错误;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打算农业生产水平,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属于典型的表格数据分析类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认真分析各个地区的的平均亩产量和粮食总收入量,同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是农业经济水平的重要缘由,当时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据此即可正确推断。3.春秋初期大国争霸,“通商惠工”的口号被提出,随后自在商人衰亡。大约在战国中期,特殊是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制定了重农与抑商相结合的一套完整政策,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基本国策。这一政策转变的目的是A.调整官商与私商的关系B.保护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C.解决政府与商人的冲突D.促进商品经济的富强进展【答案】B【解析】结合材料“战国中期……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基本国策”和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的目的在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故B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调整农商关系而不是调整官商与私商的关系、解决政府与商人的冲突,故AC项错误。促进商品经济的富强进展和“抑商”理念相反,故排除D项。4.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次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A.小农经济的进展壮大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商品经济的日益进展D.国家没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租庸调规定以人丁为本,不论土地、财产的多少,都要按丁交纳同等数量的绢、粟”,后来转向“田亩税”,说明政府对“人丁”的控制减弱,故D.国家没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正确。小农经济的进展壮大、商品经济的进展和纳税从人丁转向土地无关,故排除AC项。“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是宋朝政策,故排除B项。5.下表为清朝前期对明末东林党评价的不同观点。据此能够被认定的事实是观点出处不有东林,乾坤崩塌久矣!东林岂亡明者?攻东林者亡之也江有典《史外》(东林)以道学之名号召天下。凡生长其地、宦游其地者,或实意仰高,或葛藤相绊而斐然从之,门户之名立矣。遥制朝绅,迫抉台辅,夷跖惟其所造。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矣许重熙《宪章外史续编》虽(东林)完成等掌管清议本无始祸天下之心,而既已聚徒,则党类众而流品混,既已讲学,则谈论多而是非生。其始不过一念之好名,其究电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四库全书总提要》A.明末政治腐败党争剧烈B.内阁制度导致阉党乱政C.清初启蒙思想初步进展D.宋明理学被统治者认可【答案】A【解析】“东林”属于明朝东林党;“复有一二奸雄彼此借资,门户之威炽”说明宦官掌权混乱,“流弊所极遂祸延宗社”说明东林党危机统治,故A正确;内阁掌权材料没有说明,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党派之争,不是思想启蒙,C错误;理学思想不是表格论述宗旨,D错误。6.“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景象出现的社会文明背景是A.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化B.爱崇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C.儒、释、道并存,儒学蒙受挑战D.拜金逐利盛行,传统道德观念被冲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次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成绩的能力。根据材料“是以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