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6:构造1.ppt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M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预应力6:构造1.ppt

预应力6:构造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六§9.6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1)对单根配置的预应力钢筋,其端部宜设置长度不小于150mm且不少于4圈的螺旋筋;当有可靠经验时,亦可利用支座垫板上的插筋代替螺旋筋,但插筋数量不应少于4根,其长度不宜小于120mm;(2)对分散布置的多根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部10d(d为预应力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内应设置3~5片与预应力钢筋垂直的钢筋网;(3)对采用预应力钢丝配筋的薄板,在板端100mm范围内应适当加密横向钢筋。对于槽形板一类的构件,特别是预应力主筋布置在肋内时,两肋中间的板会产生纵向裂缝。因此,对槽形板类构件,应在构件端部100mm范围内沿构件板面设置附加横向钢筋,其数量不应少于2根。对预制肋型板,宜设置加强其整体性和横向刚度的横肋。端横肋的受力钢筋应弯入纵肋内。当采用先张长线法生产有端横肋的预应力混凝土肋型板时,应在设计和制作上采用防止放张预应力时端部肋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在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吊车型等构件靠近支座的斜向主拉应力较大部位,宜将一部分预应力钢筋弯起。对预应力钢筋在构件端部全部弯起的受弯构件或直线配筋的先张法构件,当构件端部与下部支承结构焊接时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及温度变化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宜在构件端部可能产生裂缝的部位设置足够的非预应力纵向构造钢筋。9.6.2后张法构件◆预留孔道的构造要求预留孔道的布置应考虑到张拉设备的尺寸、锚具尺寸及构件端部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要求等因素。①孔道直径应比预应力钢筋束外径、钢筋对焊接头处外径及锥形螺杆锚具的套筒等外径大10~15mm,以便于穿入预应力钢筋,并保证孔道灌浆质量。②钢丝束、钢绞线束的预留孔道:③构件两端及跨中应设置灌浆孔或排气孔,孔距不宜大于12m。孔道灌浆所用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20,水灰比宜为0.4-0.45,为减少收缩,宜掺入0.01%水泥用量的铝粉。④凡需要起拱的构件,预留孔道宜随构件同时起拱。为了控制后张法构件端部附近的纵向水平裂缝,对端部锚固区应进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并配置间接钢筋,其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5%。为了防止沿孔道产生壁裂,在局部受压间接钢筋配置区以外,在规定范围内,应均匀配置附加箍筋或网片,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5%(图9-32)。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端部,按下列规定布置钢筋:(1)宜将一部分预应力钢筋在靠近支座处弯起,弯起的预应力钢筋宜沿构件端部均匀布置:当e≤0.1h时:端部有局部凹进时,应增设折线构造钢筋或其他有效的构造钢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