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初中物理.doc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9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09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初中物理.doc

2009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初中物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09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第一卷(选择题)1、通过“声现象”的学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校园内的树木可以减弱噪声B.“震耳欲聋”指声音的音调高C.只需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人听不到2、下列电路连接正确的是A.B.C.D.3、下列温度接近23°C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4、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B.(2)(4)C.(1)(3)D.(3)(4)5、有一段导体,下列措施中能减小电阻的是A.减小导体的长度B.减小导体的横截面积C.减小导体的两端的电压D.减小导体中的电流6、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B.密闭容器内的冰融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D.“神六”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7、如图,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在甲杯处于悬浮形状,所受浮力为;在乙杯处于漂浮形状,所受浮力为。可以肯定的是甲乙A.<B.>C.<D.>8、用动滑轮把一物体匀速提起,不计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B.提起的物体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C.提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D.物体被提起的越高,机械效率越高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收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弹簧能够被紧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糖在热水中溶解的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10、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种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11、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是由四个冲程组成的,下图中表示做功冲程的是A.B.C.D.12、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在“两型”社会的建设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下列能源中,在使用时最安全、最清洁的是A.煤气B.电能C.太阳能D.核能第二卷(非选择题)(一)填空题26、一只天鹅在平静的湖面山飞翔,它在湖中的像是___________(填“实”或“虚”),当它距湖面6m时,它的像与湖面的距离是__________m。27、手机已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它是由_____________来传递信息的,它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m/s。28、甲、乙、丙三个同样的烧杯里倒入等质量的水,再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铅块和铜块分别浸没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若没有水溢出,则三个烧杯中的水位由低到高顺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某宾馆的房间里有一个电热壶,上面标有“220V,1000W”的字样,该热水壶正常工作1min,要消耗___________J的电能,这些电能可以使1kg的水温度升高__________°C。(保留一位小数)【C水=4.2×103J/(kg·)】30、如下所示的三幅实验安装图,请鄙人面的横线上填出各实验安装所研讨的物理现象:图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作图、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7分。31、(2分)一重为G的物体,随着传送带一同沿水平方向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画出下图物体受力的示意图。32、(4分)某同学正在探究“视力的矫正”原理,如图所示,他在实验时观察到如下现象:①将眼镜甲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本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只需将光屏远离透镜挪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②将另一眼镜乙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本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需将光屏靠近透镜挪动时,才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甲乙两个眼镜中,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