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13****54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5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

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培训课件.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中国肾移植科学登记系统数据中心(CSRKT)统计数据表明,2015年我国共完成肾移植手术7131例,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免疫抑制诱导治疗诱导治疗方案(1)推荐将IL2RA(白介素2受体拮抗剂)作为诱导治疗的一线用药(1B)。(2)对排斥反应风险较高的肾移植受者,建议使用淋巴细胞清除性抗体[如家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rAT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F)]进行诱导治疗(2B)。急性排斥反应危险因素免疫抑制治疗的初始方案推荐4:推荐在维持方案中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包括CNI和抗增殖类药物),包括或不包括糖皮质激素(1B)。(1)选择他克莫司作为CNI用药方案(2B)。口服初始剂量应为0.05~0.25mg/(kg·d),分2次口服,维持治疗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2)选择CsA作为CNI用药方案(2C)。CsA的使用剂量为6~8mg/(kg·d),维持治疗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推荐6:建议将MPA类药物作为抗增殖类的一线用药(2B)。(1)吗替麦考酚酯(mycophenolate,MMF)剂量为肾移植术前12h或移植术后24h内开始口服,剂量一般为每次0.5~1.0g,每日2次,维持治疗根据临床表现或血药浓度调整剂量。(2)麦考酚钠肠溶片推荐的起始剂量为360~720mg,每日2次。(3)排斥反应不会引起MPA药代动力学改变,无需减少剂量或中断治疗。DGF的受者无须调整剂量。推荐7:抗增殖类二线用药。肾移植术前巨细胞病毒(CMV)感染高危受者,建议选择咪唑立宾作为抗增殖二线用药,推荐剂量为150~200mg/d(2B)。推荐8:免疫抑制剂的长期维持治疗推荐9:如未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建议移植术后2~4个月采用低剂量的免疫抑制维持方案(2C)。推荐10:建议持续应用以CNI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停用CNI(2B)。推荐11:出现MPA类药物相关的腹泻、腹胀等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或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活跃、CMV、BK病毒感染等情况时,推荐减量或停用MPA类药物或转换应用二线抗增殖类药物,如咪唑立宾(2B)。推荐12:免疫抑制剂血药浓度的监测CsA的目标血药峰浓度参考值:在他克莫司+MPA类药物+激素的三联方案中,他克莫司的目标谷浓度参考值:对于新生抗供体特异性抗体(denovodonorspecialantibody,dnDSA)阳性且肾功能稳定的肾移植受者,建议维持他克莫司谷浓度大于6ng/ml。推荐13:如果使用IL2RA或淋巴细胞清除性抗体作为诱导治疗用药,CNI类药物目标药物浓度可适当减低。推荐14:建议监测MPA类药物的血药浓度(2D)。推荐15:建议监测西罗莫司血药浓度(2C)。急性排斥反应的治疗(1)建议对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未使用皮质激素的受者加用或恢复维持剂量的泼尼松(2D)。(2)对于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或复发的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建议使用淋巴细胞清除性抗体或者抗T细胞抗体OKT3(2C)。推荐19:建议使用如血浆置换、静脉应用免疫球蛋白(IVIG)、抗CD20单克隆抗体、淋巴细胞清除性抗体等单一或联合方案治疗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可联用或不联用糖皮质激素(2C);推荐20: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受者,如未使用MPA类药物,则建议加用MPA类药物。正在使用硫唑嘌呤者建议换用MPA类药物(2D)。慢性移植肾损伤的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影响血药浓度的重要因素是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表明,钙通道阻滞药(CCB)可能促进CsA的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减少容积分布、抑制肝脏微粒体氧化酶,从而抑制了CsA的代谢、减慢了CsA在肝脏的分解,增加CsA血药浓度。临床上当CsA与CCB合用时可明显减少CsA的用量。CsA与MMF之间存在相互作用,CsA可使MMF的血药浓度平稳增加,而MMF却不影响CsA的血药浓度。我国学者发现,护肝中成药五酯胶囊亦可使他克莫司的血药浓度显著提高。此外,肾移植受者除免疫抑制剂外常联用抗感染药(如抗真菌药、抗结核药)、非甾体镇痛药、利尿药、降压药、降糖药、H2受体阻滞剂等,使治疗药物趋于复杂。总结TheendTHANK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