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学生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青少年学生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青少年学生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青少年学生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双性化人格是指一个人具有男性和女性两种不同性别特征的表现或感受,这种特征可能表现在身体特征上,也可能表现在心理、行为和认知上。青少年期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双性化人格的容易出现阶段。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性别认知的不断深入,双性化人格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能力的评价和信心,在青少年期对于个体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十分脆弱,因此自我效能感是对于抵御外界压力和挫折的重要心理保障。应对方式是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所采取的行动方式,不同的应对方式可能具有不同的效果。青少年期虽然是个发展和成长的阶段,但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因此应对方式的研究在探讨青少年期发展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青少年学生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二、研究问题与假设研究问题:青少年学生的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研究假设:青少年学生的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三、研究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北京市某初中和高中学生为样本,抽取400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双性化人格的测量采用的是中文版的Bem性别角色测量量表;自我效能感测量采用的是中国版的自我效能感量表;应对方式测量采用的是短式应对方式问卷。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双性化人格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及影响因素。四、研究预期结果预计双性化人格在青少年期存在普遍性,且与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双性化人格可能对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过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双性化人格在青少年期的表现和影响,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立即下载